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养殖人社区  (http://www.syc163.com/bbs/index.asp)
--  白蚁防治技术论坛  (http://www.syc163.com/bbs/list.asp?boardid=99)
----  白蚁的分类  (http://www.syc1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99&id=135106)

--  作者:fwb816
--  发布时间:2013/10/1 11:31:00
--  白蚁的分类

白蚁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和社会性昆虫,其生活习性独特,营巢居的群体生活,群体内有不同的品级分化和复杂的组织分工,各品级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白蚁的群体中有繁殖型个体和非繁殖型个体。

繁殖型:

指有性的雌蚁和雄蚁,它们的职责是保持旧群体和创立新群体,在这个类型中有三个品级。

繁殖型分为长翅型(第一型)、短翅型(第二型)、无翅型(第三型)三种。

1.长翅型(第一型)

 又称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色,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其分飞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低空飞舞,好像在开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情投意合者"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婚配"大事。配对后的雌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定居"。入穴后,雄虫常用口器舔舐雌虫的腹部,有时雌雄虫彼此舔舐,然后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大多情况下,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往往只有其中的少数能够幸存下来,但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的了,王后躺在王室中可是专门"生育"的,到一定时期又有成虫出飞建立新的群体。 

2.短翅型(第二型)

 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

3.无翅型(第三型)

 无翅补充型蚁王、蚁后(第三型蚁王、蚁后)比“第二型”更少见。在西沙原鼻白蚁和散白蚁群体内发现,在家白蚁群体内也偶有发现。来自不具翅芽的幼虫或来源于工蚁。

非繁殖型:

指没有繁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根据其担负的是劳动还是作战的任务,有工蚁与兵蚁之分。

1.工蚁

 在蚁群中数量最多,占群体数量的绝大部分,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兵蚁和蚁后,清洁卫生,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2.兵蚁

 是群体的防卫者,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繁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特别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兵蚁分两型:大颚型兵蚁--上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象鼻型兵蚁--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