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生态养殖新闻动态 → [分享]供应高密度耐热型乳酸粪肠球菌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2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分享]供应高密度耐热型乳酸粪肠球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syc163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贴子:5972 积分:87977 威望:12345678 精华:8 注册:2004/12/27 12:15:00
[分享]供应高密度耐热型乳酸粪肠球菌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5/19 16:09:00

供应高密度耐热型乳酸粪肠球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乳酸粪肠球菌.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指标:有效活数≥300亿cfu/g,常温储存半年以上不低于260亿cfu/g(欢迎进行全方位检测),物美价廉领先行业。

260/公斤,10公斤以上245/公斤,每吨饲料中添加15-30克。

乳酸粪肠球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粪肠球菌。

乳酸粪肠球菌的组成和分布:乳酸粪肠球菌(LABLacticacidbacteria)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目前已发现的这一类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18个属,主要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球菌属(Leuconostoc)、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奇异菌属(Atopobium)、片球菌属(Pediococcus)、气球菌属(Aerococc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中的少数种、环丝菌属(Brochothrix)、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孪生菌属(Gemella)和糖球菌属(Saccharococcus)等(杨洁彬等,1996)。

乳酸粪肠球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的化能营养菌,革兰氏阳性。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好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富的微酸性环境中。污水、发酵生产(如青贮饲料、果酒啤酒、泡菜、酱油、酸奶、干酪)培养物、动物消化道等乳酸粪肠球菌含量较高。小牛胃和上部肠道中乳酸粪肠球菌占优势,从牛乳喂养的小牛胃液中分离乳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而小牛瘤胃中主要是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则是粘附在柱状上皮细胞的主要乳杆菌。

乳酸粪肠球菌的作用机理:乳酸粪肠球菌对人和动物都有保健和治疗功效,这一点,国内外均有大量饲养和临床试验证明。Baird1977)用乳杆菌饲喂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试验证明均能增加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Lidbeck等(1992)证实乳酸杆菌能预防放疗引起的腹泻。蔡辉益等(1993)对益生素使用效果进行统计,其中乳酸粪肠球菌类益生素饲喂猪的报道,7例证明能提高日增重,平均提高7.67%,6例证明提高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5.4%,饲喂肉鸡的报道中,5例证明提高日增重,平均达7.32%,5例证明提高饲料利用率,平均达9.5;乳酸杆菌在饲喂育肥牛(舍饲)时使用,平均日增重提高13.2%,饲料转化率提高6.3%,发病率下降27.7%Gallagher等(1974)研究表明食用酸奶的人群对乳糖的利用率比食用含相同乳糖浓度的牛奶要高,从而减轻乳糖的不耐受症状。此外乳酸粪肠球菌的抗癌作用也有不少报道。

乳酸粪肠球菌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工作集中于乳酸粪肠球菌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上。有关报道很多,综其所述,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促机体生长作用。2)改善微生态环境,清理肠道有毒物质。3)调节消化免疫系统等。

研究发现乳酸粪肠球菌的主要作用

1.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粪肠球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H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学活性,近而达到为宿主提供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Hamad1979)试验证明,小麦,稻米及玉米等谷物进行乳酸发酵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毕德成等(1988)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玉米和小麦粉,发现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72%85%,蛋氨酸分别增加40%46%,硫胺素(VB1)和核黄素(VB2)均有所增加,游离氮增加1.6倍和1.4倍,游离铁分别增加1.3倍和.9倍,游离钙增加1.51.2倍,总体营养价值有明显提高。此外,乳酸粪肠球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而一般消化酶的最适pH值为偏酸性(淀粉酶6.5、糖化酶4.4),这样就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有机酸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也可促进消化吸收养分(张力等,2000)。

2.改善微生态环境: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都寄生有大量微生物。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为三类:1)共生性类型,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微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颉抗和免疫等功能对宿主有利。2)致病性类型,正常情况下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若失控,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3)中间性类型,即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两种作用,其数量增加,会导致腐生物质,毒素增加,促进宿主的老化(康白,1988)。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乳酸粪肠球菌就能够调节这种微生态平衡,保障宿主正常生理状态。

在乳酸粪肠球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有机酸,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均在体外表现出抑菌活性。很多乳酸粪肠球菌都能产生细菌素,如:乳链菌素,乳酸粪肠球菌素,噬酸菌素等,经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抑制病原菌上具有重要作用。粘附能力通常认为是病原菌的一种重要的毒性因子(Finary等,1997)。粘附于肠道粘膜,是病原菌定植并产生临床症状的前提条件。乳酸粪肠球菌可防止病原菌附着于肠上皮细胞表面,定植并入侵肠道细胞,有人称此机制为粘附抗性。肠道化学物质的组成也是微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毒安素,硫化物,吲哚和酚类都是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和毒性的物质,是肠道腐败菌活动增强的标志。双歧杆菌能防止致病菌对氨基酸的脱羧作用,减少肠内容物内氨的浓度,有效减少毒性胺的合成,改善肠道环境。

3.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乳酸粪肠球菌制剂能够增强免疫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活力,刺激活性氧、溶酶体酶和单核因子的分泌;二是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如加强粘膜表面和血清中IgAIgMIgG水平以加强体液免疫,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加强细胞免疫。Schiffrin(1994)发现约氏乳杆菌(L.johnsonnii)Lj1和乳酸双歧杆菌(B.lactis)Bb12能在体外增强吞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噬热链球菌与沙门氏菌一起使用可起到免疫佐剂的作用,显著提高血清中IgA的含量。Gill(1998)列出了19851995年一些乳酸粪肠球菌在任何动物上进行的试验报道,结果均表现出正结果。乳酸粪肠球菌对免疫系统的刺激机理还在进一步研究中。Ouwehand等(1999)提出了摄入益生素(含乳酸粪肠球菌)对免疫刺激作用的可能途径:抗原性物质通过淋巴集结中的连滤泡上皮,通过途径有两种:一是微生物代谢产物或碎片作为小分子抗原直接通过普通上皮细胞或者透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缝隙;二是微生物细胞本身由微皱细胞(M---Cell)通过胞饮作用传送给位于M---Cell包囊中的巨噬细胞等,抗原进入淋巴组织后,或由抗原提呈细胞处理后或直接交给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乳酸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在养殖上的作用

1.粪肠球菌产生天然乳酸,可全被动物吸收利用。在动物的肠道里,粪肠球菌可形成生物薄膜附着在肠道粘膜上,可以在肠道内发育、生长、繁殖,还可把部分蛋白质分解成酰胺和氨基酸,把大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无氮浸出物转化为乳酸,而且能使饲料里的纤维变软,所以饲料的转化吸收率就比较高。粪肠球菌分解的这些特殊营养成分弥补了常规饵料的营养缺陷,对各种养殖动物幼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营养强化和促生长作用。

2.粪肠球菌既能有效防腐抗病又能增加饲料报酬、优化养殖环境。粪肠球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大多是肽或蛋白质,被称为细菌素。粪肠球菌可分泌两类细菌素,一类仅对相关的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较窄,可阻碍病原微生物接触肠粘膜细胞;另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它们对致病菌如:沙门氏菌、致贺氏病和假单孢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在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可以减少养殖动物肠炎等疾病的发生。粪肠球菌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养殖动物有益的营养物质,如乳酸、氨基酸、维生素、酶及抑菌物质,显著改善饲料风味,提振采食欲望。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粪肠球菌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排泄物中的氨态氮的浓度,减少排泄物中的不消化物,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

3.由于饲料中饼粕、麦麸等原料中的植酸磷含量较高,对钙等矿物质元素利用造成影响,而在粪肠球菌经催化、水解等生理作用分泌出L-乳酸,它可以与钙质合成L-乳酸钙,促进养殖动物对钙质的吸收。所以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可减少养殖中有机物和矿物质排泄量,有效减少水质污染。

乳酸粪肠球菌在养殖业上的使用效果

1.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生长,预防腹泻、下痢等疾病,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免疫后的动物研究发现使用本品的动物的抗体水平较对比组显著提高。

2.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消化酶,降解动植物性饲料中复杂的有机物,促进消化吸收;调节动物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使用一周后动物粪便的排泄量减少35%以上,有效改善动物生产性能。

3.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率,促进动物生长;特别对幼畜、幼禽、苗期鱼虾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同时缓解厌食,生长缓慢等应激反应。

4.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降低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臭气、氨气等有害气体明显改善动物生长环境和保护饲养员的健康。分解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维护水质,减少病害,减小换水量。

5.大幅度降低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小规模养殖或养殖密度不大的养殖场可以直接停止使用抗生素;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天然色素,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体皮肤红润,毛色鲜亮;肉鸡肉鸭毛色艳丽;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色泽分明;水产动物色泽鲜亮;保证肉质、口感、风味自然;保证检验通过与食品安全。

【用法用量】

配料时采用逐级等量稀释法混合均匀,或者将本品用适量温水(30-35℃)5-10公斤混合放置半小时以上再与饲料混合效果更好,根据不同动物每吨饲料添加量为:

  1. 猪:乳仔猪30克;育肥猪20克;母猪(配种后1个月至哺乳期)20克;牛羊等大型家畜可以按照每100公斤体重在精料中每餐使用本品1克的量使用。
  2. 家禽:幼禽30克,育肥家禽20克,种禽20克,其它特种家禽、珍禽请直接参考此使用量。
  3. 鱼虾:苗期使用30克,中大期使用20克,由于是微生物产品使用中要注意增氧。
  4. 特种动物:狗、豚鼠、竹鼠、蛇、毛皮动物等请按照每100公斤体重每餐2克的使用量。
  5. 饲料厂:由于是连续使用,根据不同饲料品种每吨全价饲料使用本品15-30克即可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6. 添加到饮水中使用:针对所有禽畜动物,本品10克,糖类1千克(白糖、红糖、葡萄糖均可)添加到1000公斤水中给动物自由饮用。

【水分】≤12%

【包装规格】1千克/包或15公斤/桶,本品为原料级产品,至少0.5公斤起购。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路35A8910号(南宁市饲料兽药禽苗市场内)动保原料超市。

【联系电话】0771-6763639,6763620

网站:www.nn369.com,邮箱1827884688@qq.com



身为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网的网管和总版主,十分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给广大网友和学员带来知识、解决疑难,保证网站正常健康运行是我的工作。如果我的工作做得不好,请您直接指正和提出批评建议,愿我的工作给您带来您需要的知识、效益和欢乐。欢迎您常来www.syc163.com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syc163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贴子:5972 积分:87977 威望:12345678 精华:8 注册:2004/12/27 12:15:00
乳酸粪肠球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5/19 16:19:00

乳酸粪肠球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乳酸粪肠球菌是一类能以糖为原料,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总称,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和其他与外界相通的生理环境中,许多食品、饲料,以及自然界的许多物料中也有乳酸粪肠球菌存在。乳酸粪肠球菌都是革兰氏阳性菌,最新的研究资料将乳酸粪肠球菌分为23个主要的属,包括220多个种。在这些乳酸粪肠球菌属中,以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粪链球菌属与人畜机体保健最为密切。在胃肠道400多种厌氧或好氧微生物中,乳酸粪肠球菌约占10%,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乳酸粪肠球菌担负着人畜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阻止病原菌对肠道的入侵和定植,抑制病原菌和抗感染,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合成氨基酸和维生素,降低胆固醇,抑制内毒素,延缓衰老和抗辐射等作用[1]

1、乳酸粪肠球菌的生理作用[25]

1.1、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

在健康动物的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各种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定居部位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相互协调,互相制约,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平衡,共同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维持着动物的生长和生产。如果由于抗生素、放疗、化疗、应力、年龄和饮食等应激刺激时这种菌群平衡遭到破坏,使菌群失去平衡。菌群一旦失去平衡,则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的则可能导致这样或那样疾病的发生。动物摄入乳酸粪肠球菌后,通过乳酸粪肠球菌的粘附和定植,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群得到了有效补充,使优势菌群在数量上和作用强度上占绝对优势,可以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

直接参与构成肠道定植抗力,阻止病原菌的定植和入侵。

对肠道有营养作用,有利于肠道屏障的修复。

增强宿主吞噬细胞的活力,从而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

间接抑制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的过度繁殖,调整菌群失调。

乳酸粪肠球菌除具有粘附作用外,还能产生非常重要的抑制物质,以调整菌群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保证菌群最佳优势组合及这种组合的稳定性。乳酸粪肠球菌产生的主要抑制物质有:

乳酸和醋酸:降低肠道内pH和Eh,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付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低PH值和Eh能促进肠道蠕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防止致病菌的定植。

过氧化氢:抑制和杀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使有益微生物在细菌种间的相互竞争中占优势。

细菌素: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乳酸杆菌素、双歧菌素和乳链球菌素),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如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拮抗作用。

胞外糖苷酶:可降解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而这些糖是潜在致病菌和结合细菌毒素的受体,通过酶的作用可以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入。

乳酸粪肠球菌通过以上机制,呈优势生长,抑制病原性细菌的过度繁殖,使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系统达到正常的平衡。

1.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内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加之它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当异物侵入机体时,被乳酸粪肠球菌激活的免疫细胞,有增强机体对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

1.3、具有抗变异原性

乳酸粪肠球菌的细胞壁对氨基酸加热分解物和挥发性N-亚硝基胺化合物具有极高的吸着率(98%以上)。细胞壁对这些变异原和致癌性物质的吸着现象,主要是与细胞壁的肽聚糖有关,推测这是由于肽聚糖与这些物质的离子性吸附所致。目前认为,乳酸粪肠球菌的抗变异原性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作用:

许多细菌的细胞壁均具有与变异原性物质和致癌物结合的性质,而乳酸粪肠球菌细胞壁的这种性质更为显著,其结合能力比其它细菌更高。

死亡的乳酸粪肠球菌菌体也具有这种能力,活菌与死菌对变异原物质的结合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细胞壁与变异原的结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这种结合非常稳定。

乳酸粪肠球菌的抗变异原性,是由菌体直接作用于变异原,使变异原不能活化.从而减弱和消除变异原物质的毒害作用。

1.4、提高营养利用率、促进营养吸收

乳酸粪肠球菌的营养作用表现为:

发酵后产生的乳酸,使钙、磷、铁等元素处于离子状态,可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发育,还可防治由于缺铁、缺钙引起的贫血病和软骨病。

乳酸粪肠球菌中乳糖酶活力高,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经发酵作用转变为乳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半乳糖部分吸收进入机体,成为脑苷脂和神经物质的合成原料,促进脑组织发育。

乳酸粪肠球菌具有磷酸蛋白酶,能分解乳中的α-酪蛋白成为微细的奶酪脂肪肽和氨基酸等,提高了蛋白的消化吸收率。

乳酸粪肠球菌在代谢过程中消耗部分维生素,同时也合成叶酸等B族维生素。有机酸使PH值降低,增加肠内B1、B6和B12的稳定性。

1.5、降低胆固醇

乳酸粪肠球菌的代谢能显著减少肠管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导致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下降。同时乳酸粪肠球菌吸收部分胆固醇并将其转变为胆酸盐排出体外。

1.6、改善动物生存的体内外环境

乳酸粪肠球菌参与消化道有益菌群与致病菌群之间生存和繁殖的空间竞争、时间竞争、定居部位竞争以及营养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和繁殖。有益菌在消化道内生成致密膜菌群,形成微生物屏障,一方面抑制消化道黏膜病原菌,中和毒性产物;另一方面还可防止毒素和废物的吸收。

动物粪便中有相当数量的含氮物质,极易被细菌分解产生恶臭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臭气中含有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还能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益微生物可与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协同作用,有效增强肠道的活动功能,从而提高蛋白的利用率;还可阻止外来有害菌的侵袭,竞争性的排斥或抑制肠道内的原有腐败菌群,减少蛋白质向氨及胺的转化,使肠内和血液中氨或胺的含量下降,减少粪便排除体外的致病菌产生氨等有害气体,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改善饲养舍内空气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7、减少抗菌药使用,改善肉的品质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弊端日益表现出来,饲料中盲目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对畜禽的危害同时危害人类健康,进而污染环境。具体表现在: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它的定植性、排他性,破坏了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药物残留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人们得病后抗生素的用量成倍增加,甚至发展到抗菌素药物无效的程度;泛用抗菌素药严重的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乳酸粪肠球菌能够代替抗生素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使抗生素等抗菌药用量减少,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量降低,这在绿色食品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由于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使动物生长快,而且体内大量有益的微生物活化作用改善了肉的品质。

乳酸粪肠球菌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但人们对乳酸粪肠球菌益生素的研究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目前,乳酸粪肠球菌益生素的保健功能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乳酸粪肠球菌的生理功能,乳酸粪肠球菌正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畜禽饲料等方面。2、乳酸粪肠球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2.1、在养鸡业的应用优势

鸡饲用适量乳酸粪肠球菌,可避免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的应激,如饲养密度过大、免疫、过冷、过热、惊吓、换料、噪音以及圈舍的卫生状况等引起的鸡消化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维持鸡消化道菌群的正常平衡;提高雏鸡成活率,降低雏鸡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使雏鸡绒羽换长较快,新羽光顺,紧贴体表,发育整齐;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异常蛋数和破损率;提高肉鸡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鸡舍氨浓度,净化鸡舍环境,改善鸡群健康状况;降低鸡蛋、鸡肉中胆固醇含量,避免因大量使用化学药物、抗生素药物造成的药物残留和污染,提高鸡产品品质。乳酸粪肠球菌在家禽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饲喂方式

饮水饲喂和拌料饲喂。

2.3、应用实例

刘卫东[6]1999)等在鸡饮用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含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菌种,饮水中添加量0.2%),产蛋率提高3.1%,发病率下降4.05%,死亡率下降3.35%,蛋壳厚度0.01毫米。

周霞[7]2001)等使用乳杆菌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动科系提供,活菌数为40亿/mL,添加量为0.2%)产蛋率提高4.01%,料蛋比减少1.12%

陈少敏等[8]2000)使用由黑龙江三江生物制品厂提供的抗痢宝Ⅰ号(以中国株嗜酸乳杆菌、苏联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4株为主,枯草杆菌为辅制成的混合活菌制剂)和抗痢宝Ⅱ(专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生物添加剂)结果发现:28日龄、49日龄成活率分别提高1.7~1.8%2.2~3.1%,平均只重分别提高2.2~2.3%4.6~4.63%

周霞[9]2001)等使用乳杆菌Ⅰ和乳杆菌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动科系提供,活菌数为40亿/mL,添加量为0.2%)进行了雏鸡腹泻的防治及增重实验,腹泻发病率分别降低1%1.5%;腹泻治愈率均为100%,比土霉素组高出14.3%23日龄体重增重显著,乳杆菌Ⅰ、乳杆菌Ⅱ和土霉素三组平均体重分别为40.11克、43.71克和30.17克。

张以芳等[10]2000)进行了复合乳酸粪肠球菌活菌制剂饲喂雏鸡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ABCDE五组,A组饲喂4株乳酸杆菌,B组饲喂腊样芽孢杆菌,C组饲喂4株乳酸杆菌和腊样芽孢杆菌等量混合液,ABC三组均为每天一次饮水中饲喂菌液1mL(含活菌10亿),连喂14天;D组为土霉素组,每只每天0.02gE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各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10%~13%ABC组平均增重比对照组高7.23%4.17%8.20%,比土霉素组高3.1%0.2%4.1%。试验各组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改善11.7%8.9%12.5%7.81%ABC活菌制剂组与土霉素比较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饲喂活菌制剂的ABC组均能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及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而饲喂土霉素的D组没有提高,说明活菌制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率。用沙门氏菌进行攻毒试验,对照组全部发病并有80%死亡,而ABCD各组只有个别发病,症状较轻,无死亡现象。

刘福柱等[11]1995)进行了在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与对照组(抗菌素组)相比,添加乳酸粪肠球菌的试验组雏鸡绒羽换长较快,新羽光顺,紧贴体表,发育整齐,平均体重提高8.4%~11.5%,饲料转化率提高13.8%~21.3%,平均每只鸡多盈利0.381元。同时乳酸粪肠球菌剂与抗菌素在预防雏鸡常见病尤其是鸡白痢方面效果相当。

郭延军[12]2000)使用由健康成年母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性能良好的乳杆菌(LB-9703,活菌含量6×109/mL)制剂对出壳雏鸡进行鸡白痢预防试验,结果表明:LB-9703可有效地预防雏鸡白痢,减少死亡,显著地提高雏鸡成活率(96.97%~98.12%)。并达到了与抗菌药物同样的功效(P0.05)。饲喂方式:用LB-9703制剂饮水(5%葡萄糖水稀释)预防雏鸡白痢,使用剂量0.1mL

李庆珍[13](北京丰台兽医站)利用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在5个养殖场进行雏鸡成活率试验,试验雏鸡51231只。饲喂方式:试验组:从一日龄起,以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喂雏鸡,连服三天,每天喂一次,饮水和拌料均可,隔三天再服三天,再隔五天再服三天,乳酸粪肠球菌服用剂量为每1000只鸡20mL10亿个菌)。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雏鸡服抗菌素。结果:饲喂乳酸粪肠球菌组平均死亡率3.5%,饲喂抗菌素组死亡率6.8%,乳酸粪肠球菌组比抗菌素组成活率提高3.3%

王会娟等[14]1998)用不同浓度的乳酸粪肠球菌饮水剂对雏鸡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了0.05%、0.l%、0.5%三种不同浓度均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且0.1%效果最好;在饲料被污染的情况下(饲喂大肠杆菌),0.1%浓度组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效果更为突出,比0.5%和0.05%浓度组提高20个百分点(P<005),比对照组提高50个百分点。对雏鸡增重的研究中证明了上述三种不同浓度组都能提高雏鸡的日增重,尤其是0.1%浓度组效果最好。

马伏灵等[15]2000)使用FA-98复合型菌粉制剂(由无毒蜡样芽孢杆菌和乳酸粪肠球菌制成,合肥富安禽病防治技术研究所研制,菌量为50亿/克,添加量0.2%)。蛋重差别不大,产蛋率提高15.5%,料蛋比减少0.31%

师守信等[16]4种乳酸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链球菌)培养物预防白痢杆菌病的研究中证明了:乳酸粪肠球菌培养物预防雏白痢均有较好的效果,以嗜酸乳杆菌的培养物效果最好;灭活与不灭活的嗜酸乳杆菌的培养物在预防白痢杆菌上具有相同的效果,乳酸杆菌培养物预防雏白痢杆菌的效果与化学药物氟派酸大致相同,并强于枯草杆菌。

曲湘勇等[17]试验用1802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O只。分别添加O%、0.01%、0.02%的乳酸粪肠球菌剂,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添加0.02%乳酸粪肠球菌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5)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组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分别低8.75%和15.62%,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可明显降低肉鸡生产的饲料成本。

刘永杰等[18]对雏鸡饲喂乳杆菌培养物后,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观察雏鸡盲肠主要正常菌群定植及雏鸡抵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饲喂乳杆菌组同未饲喂乳杆菌组相比,雏鸡盲肠内正常菌群有一定变化,大肠杆菌数明显降低(P<0.01),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明显增加(P<0.01),而且死亡率降低20%。

曲湘勇等[19]为探讨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在夏季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选用120日龄商品代蛋用鹌鹑3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0.02%、O.04%的乳酸粪肠球菌剂,试期28天。结果表明:产蛋率、蛋重、蛋黄指数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蛋壳厚度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粪肠球菌剂可明显提高夏季蛋用鹌鹑的蛋壳厚度和饲料效率。

3、乳酸粪肠球菌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3.1、在养猪业中的应用优势

3.1.1、乳酸粪肠球菌对怀孕母猪的影响

新生仔猪微生物主要来源于母猪阴道和粪便及环境中的微生物。在母猪妊娠后期,特别是产前一个月,直接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有利于净化母猪肠道内外环境,从而减少仔猪从母猪奶头、粪便及场地、用具等接触到致病性微生物的机会。同时,饲喂怀孕母猪乳酸粪肠球菌还可提高产仔数,降低死胎率及增加初生重。

3.1.2、乳酸粪肠球菌对新生仔猪的影响

仔猪黄白痢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地降低了规模化猪场仔猪的成活率,通过口服乳酸粪肠球菌,使乳酸粪肠球菌吸附在小肠绒毛上,从而减少致病菌在小肠绒毛上的粘附量,控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繁殖,减少腹泻病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3.1.3、乳酸粪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早期断奶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和畜舍利用率,减少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垂直传播。但由于早期断乳受环境、饲料营养、群体等条件的变化,断奶仔猪出现应激,常导致日增重减少,采食量降低,腹泻、体弱、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发生,因此培育健康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限制断奶仔猪生长的因素有:消化酶分泌量低,吸收力降低,分泌酸能力减弱,从母乳获得的有益物质被切断,饲料采食量不足,饮水量不足,饲料原料的抗性等。乳酸粪肠球菌可以促进仔猪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群,建立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促进仔猪免疫系统和酶系统的发育及健全,满足仔猪在断奶应激状态下的需要。

3.1.4、乳酸粪肠球菌在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能较大幅度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同时,减少抗生素的残留对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的影响,改善了肉的品质,可生产出无公害的肉类产品。

3.2、喂养形式

在养猪业中乳酸粪肠球菌有以下几种饲喂方式可以直接混入饲料,食用后发挥其益生菌功能;可以直接混入水中,通过饮水摄取,发挥其功能;可以先将食物与水混合,再加入乳酸粪肠球菌进行发酵后喂养,这种饲养方式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养猪业的趋势。

3.3、发酵液体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近几年内,报纸和专业杂志不断报道采用发酵液体饲料喂猪的优越性。喂饲发酵液体饲料对食品安全的重要贡献正备受人们的关注。发酵液体饲料就是将饲料和水按适当比例混合,接种选择的乳酸粪肠球菌,并仔细地控制发酵条件而生产的一种酸性食品。这种饲料容易被猪接受,可提高饲料摄取率、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达到防病治病、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发酵液体饲料的有益作用:在经过发酵的液体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高浓度的乳酸抑制了饲料中沙门氏菌的繁殖。由此,在食物链的起始端就几乎消除了致病沙门氏菌。发酵液体饲料影响母猪的初乳质量。饲喂发酵液体饲料的母猪初乳与饲喂干饲料母猪初乳相比,具有更强的促肠上皮细胞和血浆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这种具有较高促进有丝分裂活性的初乳通过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而具有加速新生猪肠胃道发育的功能,加强了幼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品质好的发酵液体饲料可给予刚断奶的仔猪以特殊的益处。液体饲料可以缓冲断奶猪采食液体母乳到固体干饲料的过渡,避免早期断奶综合症的发生。提高仔猪断奶后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发酵液体饲料提供酸性食品,这有助于控制饲料和猪肠道中的致病菌,减少仔猪断奶后的腹泻频率,同时乳酸饲料还可促进胰液的分泌,提高了幼猪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饲料中大量活性乳酸粪肠球菌还对含量较低的肠道原著有益微生物菌系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

发酵液体饲料消化率的提高减少了氮和其它一些产生臭味的原料物质的排泄,并能减小粪水的粘性、促进臭味物质或其先体物质的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饲喂发酵液体饲料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添加量,从而减少其排放污染和在畜体中的残留。

3.4、应用实例

穆新元等[20]1999)对出生3天后的仔猪连续三天口服0.81.2毫升乳酸粪肠球菌(辽宁大学生物系提供,活菌数0.05亿个/毫升),从试验结果看出:发病率减少7.8%16.7%,死亡率减少6.7%10%,日增重分别提高11克和44克。对一个年产2万头肥猪的猪场,采用乳酸粪肠球菌来控制仔猪腹泻,一年可增加收入约50万元。

王平等[21]2000)应用生芽孢乳酸粪肠球菌TPY-211口服液(北京农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活菌数为3×108/ml,杂菌少于1000/ml,无致病菌)饲喂新生仔猪,并于357日龄采集粪样,测其大肠杆菌数。在第5及第7日龄时,试验组大肠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发生腹泻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对预防7日龄内仔猪腹泻有明显效果。

潘穗华[22]1999)选用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仔猪型生菌素(普乐宝)对28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增加0.112g,节省饲料7.3%,每头猪可多收入14.54元,且试验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光亮、精神状态好。

韩春艳等[23](2003)应用乳酸杆菌制剂(嘉应学院生物系试验室研制,活菌数为1×108/g)研究了乳酸杆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饲喂方法:在出生进食母乳前喂服以生理盐水稀释的乳酸杆菌粉剂,剂量107个/kg·体重。并在整个试验期每天以相同的剂量喂服1次。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出生早期饲喂乳酸杆菌可明显提高断奶前仔猪的生长速度;仔猪断奶前饲喂乳酸杆菌可明显控制黄白痢的发生;仔猪断奶后饲喂低剂量的乳酸杆菌,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减低。

张志龙[24]2003)进行了乳酸杆菌对仔猪生长效果的试验。乳酸杆菌(由台湾客商提供),供试猪按出生先后,18窝为试验1组,916窝为试验2组,1724窝为对照组。试验1组将乳酸杆菌按50mg/头·日混匀于饮水中用饮水槽给喂,试验2组将乳酸杆菌按5Omg/头·日混匀于基础日粮中用补料槽给喂。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给仔猪添喂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采用饮水和拌料供给窝平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l1.92%和10.53%,料重比分别提高10.7%和11.1%;添喂乳酸杆菌能使仔猪少患白痢和腹泻,降低断奶应激反应,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促进仔猪健康生长。试验l组和试验2组仔猪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76.9个百分点。

肖驰等[25]1997)进行了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对生长猪的效果试验。试验用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酸奶菌(活菌量达10亿/克)。动物:选择体重45千克左右的杂交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A组为保加利亚乳杆菌组,B组为乳酸链球菌组,C组为酸奶菌组,D组为对照组。试验方法:试验猪单圈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为60天,期间每组每头喂制剂5(上、下午各2.5),对照组服牛奶碳酸钙干燥物5克。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酸奶菌种都具有提高日增重(6.2%~22.7)和饲料利用率(2.12%~12.49)的作用,酸奶菌促生长效果特别突出,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7%和10.48%。

顾方鸿等[26]进行了肉猪乳酸粪肠球菌添加效果试验。乳酸粪肠球菌粉剂由宁波保税区万国国际工贸有限公司提供。试验选用50日龄的大长杜梅四元杂种商品猪44头。随机分为二组。两组配方相同,试验组另添加0.15%乳酸粪肠球菌粉剂,对照组不含乳酸粪肠球菌,进行饲养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酸粪肠球菌组的日增重(634.3g)分别比未添加组(546.4g)提高16.1(P<0.01),差异及显著;料重比减少18.5%,头均毛利增加73.37元;在抗病能力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法国南部某养猪场[27]饲喂发酵液体饲料前后猪生产性能改善情况:性能饲喂发酵液体饲料前饲喂发酵液体饲料后肠毒血症经常发生没有发生,

死亡率3.3%2.4%

100公斤日龄168162

日增重795832

/肉比2.952.82

瘦肉率59.7%59.6%

参考文献

[1]陈世琼,张篪,李平兰.特殊性能乳酸粪肠球菌在治疗仔猪腹泻中的应用前景.饲料研究,20031):2022.

[2]杨汝德,陈琼,陈惠音.乳酸粪肠球菌发酵制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总77]7983.

[3]刘海军,鲁春刚.乳酸粪肠球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饲料广角,200510):2526.

[4]赵红霞,詹勇,许梓荣.乳酸粪肠球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江西饲料,20031):912.

[5]刘静,张日俊.乳酸粪肠球菌在畜牧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中国动物保健,20054):3436.

[6]刘卫东,王章存.微生态制剂饲喂产蛋鸡的效果.饲料工业,19999):1617.

[7]周霞等.乳杆菌Ⅱ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甘肃畜牧兽医,20011):12.

[8]陈少敏等.“绿色”肉仔鸡饲养试验.中国家禽,200012):27.

[9]周霞等.乳杆菌Ⅰ及乳杆菌Ⅱ微生态制剂对雏鸡腹泻的防治及增重试验.甘肃畜牧兽医,20004):89.

[10]张以芳等.用筛选的乳酸粪肠球菌复合活菌制剂饲喂雏鸡试验.畜牧与兽医,20003):31.

[11]刘福柱,牛竹叶,岑少林.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剂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畜牧兽医杂志,19951):910.

[12]郭延军.乳杆菌LB9703制剂对雏鸡白痢预防试验的研究.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03):56.

[13]李庆珍.乳酸粪肠球菌制剂提高雏鸡成活率的试验报告.5253.

[14]王会娟,王进.乳酸粪肠球菌饮水剂对雏鸡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兽药与饲料添加荆,19983(6)13—14.

[15]马伏灵等.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6):16.

[16]师守信,李海滨,沈宇微.不同种乳酸粪肠球菌培养物预防雏白痢杆菌病效果的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5)26—27

[17]曲湘勇,李凤刚,彭书富.乳酸粪肠球菌剂对黄羽肉鸡中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0512):1719.

[18]刘永杰,赵艳兵,崔玢陶,何昭阳.饲喂乳杆菌雏鸡对鸡白痢菌感染的影响.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1):4648.

[19]曲湘勇,李凤刚,何俊.乳酸粪肠球菌剂对鹌鹁夏季产蛋性能影响的研究.经济动物学报,20059(3)146148.

[20]穆新元,孙春秋.新生仔猪口服乳酸粪肠球菌效果观察.辽宁畜牧兽医,19996):89.

[21]王平,崔德凤,张永红.生芽孢乳酸粪肠球菌TPY211防治7日龄内仔猪腹泻的试验报告.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2932.

[22]潘穗华.饲用微生态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广东饲料,19995):18.

[23]韩春艳,侯雨文,刘志伟,张晨,刘运辉.饲喂乳酸杆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与添加剂,200311):2627.

[24]张志龙.乳酸杆菌对仔猪生长效果的试验.湖南畜牧兽医,20032):45.

[25]肖驰,罗建模,周淑兰,涂志,黄旭文.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制剂对生长猪的效果试验.养猪,19974):23

[26]顾方鸿,史济湖,潘长春.肉猪乳酸粪肠球菌添加效果试验.浙江畜牧兽医,1998134.

[27]PeterH.Brooks,JaneD.Beal,StewartNiven.Liquidfeedingofpigs.AnimalSciencePapersandReportsvol.21(2003)Supplement1,23-39



身为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网的网管和总版主,十分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给广大网友和学员带来知识、解决疑难,保证网站正常健康运行是我的工作。如果我的工作做得不好,请您直接指正和提出批评建议,愿我的工作给您带来您需要的知识、效益和欢乐。欢迎您常来www.syc163.com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