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论坛】肉鹅养殖技术 → 鹅重要疾病的防治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91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鹅重要疾病的防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潜水猪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98 积分:429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2/14 11:44:00
鹅重要疾病的防治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9/2 16:20:00

当前,严重危害养鹅业的疾病主要有:小鹅瘟、蛋子瘟、鹅副黏病毒和鹅禽流感等。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超过三周龄雏鹅仅少数发生,一月龄以上雏鹅基本不发生。 (一)临床特征 临床上见到的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死前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二)防制措施 1.紧急防治: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时,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并每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0.5~0.8毫升抗血清,或1~1.6毫升卵黄抗体,在血清或卵黄抗体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患病仔鹅每500克体重注射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 紧急预防时,应用鹅副粘病毒病灭活苗进行免疫注射,比用油乳剂苗产生免疫力快。 2.免疫预防: (1)种鹅免疫 若使用活苗,有两种方法: 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天后到4个月内,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4个月后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必须再次进行免疫。 二次免疫法:种鹅产蛋一个月以前用1∶100种鹅苗1毫升进行免疫,产蛋前15天用1∶10种鹅苗1毫升进行免疫,雏鹅的保护率可达到免疫后5个月。或在一次免疫法后10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用1∶10种鹅苗1毫升免疫,使免疫期再延5个月左右。 若使用灭活苗:单苗,产蛋前15~30天用小鹅瘟油乳剂灭活苗,每鹅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后15天到5个月内出炕的雏鹅均具有较高保护率;联苗,种鹅产蛋前半个月左右用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联苗均具有免疫力。也可用叫、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二联油乳剂灭活苗,或鹅副粘病毒病和鹅疫二联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2)雏鹅免疫 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可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雏鹅皮下注射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0.3~0.5毫升。在免疫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一次,每仔鹅肌肉注射0.5毫升;经免疫种鹅的雏鹅在1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2个月左右再进行一次免疫。也可用鹅副粘病毒病灭活苗,或鹅副粘病毒病和鹅疫灭活苗进行免疫。 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二、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几个不同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产蛋鹅生殖器官疾病。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一)临床特征 本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雏鹅发病常与种蛋污染有关。成年母鹅群感染发病时,一般是产蛋初期零星发生,至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后本病也停止发生。流行期间常造成多数病鹅死亡。公鹅感染后,虽很少出现死亡,但可通过配种而传播本病。 1.急性败血型: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7~45日龄的鹅较易感。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粪便稀薄而恶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肛周沾满粪便,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呼吸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 2.母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母鹅在产蛋后不久,部分产蛋母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沾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其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病鹅眼球下陷,喙、蹼干燥,消瘦,呈现脱水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即使有少数鹅能自然康复,也不能恢复产蛋。 3.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主要表现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的,阴茎表面布满绿豆粒大小的坏死灶,剥去痂块即露出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剖检,败血型病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成年母鹅的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浑浊的液体,常混有损坏的卵黄,各内脏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小出血点。公鹅的病变仅局限于外生殖器,阴茎红肿,上有坏死灶和结痂。 (二)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可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强,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2.免疫接种: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此病在产蛋前15天左右用氢氧化铝多价蛋子瘟灭活苗进行免疫,每鹅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 5个月左右,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流行发生。在患病群内使用疫苗时,可同时选用抗菌素或磺胺类配合进行紧急防治,由于鹅对大肠杆菌内毒素非常敏感,因此不宜使用油乳剂型灭活苗。 3.消除不良因素:如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密度适宜,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等。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三、鹅副黏病毒病 是由禽副黏病毒I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狮头鹅的中鹅(40~60日龄)受感染后常呈暴发性,出现群体中大批发病和死亡,死亡率往往可达40%以上,危害较严重。 (一)临床特征 临床常见鹅群食欲减少,鹅只精神不振、呆立或蹲地;眼睑肿大,流眼泪,体重很快减轻,饮欲增多;病鹅粪便呈水样、暗红色、绿色、黄色或墨绿色;有的病鹅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倒提病鹅口腔流出血色黏性液体。 剖检死鹅可见舌部、口腔有米粒大、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到紫斑,食道有结痂;腺胃、肌胃可见充血、出血,个别内容物呈暗红色糊状;脾脏肿大、淤血,有芝麻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米粒大至绿豆大坏死灶;整个肠道壁粘有弥漫性或散在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性紫斑或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质地较硬;心肌质脆,个别心肌、心包膜有出血斑。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