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蛋鸡种鸡养殖技术 → [转帖]蛋鸡的饲养管理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59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蛋鸡的饲养管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陈治军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贴子:213 积分:429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3/8 16:16:00
[转帖]蛋鸡的饲养管理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8/11 9:57:00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0~6周),育成期(7~20周),产蛋期三个阶段。

 

第一部分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要想成功地饲养雏鸡,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为产蛋期打好良好的基础。我们首先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其特点,制定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雏鸡怕冷>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到10~20日龄时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雏鸡2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约50g)的2~3倍,6周龄体重为初生重时的10倍,8周龄体重为初生重的15倍<肉鸡则为2周龄的初生重(约100g)的4倍,5周龄为14倍,8周龄为28倍>。由此可见,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饲料利用率高。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其营养需要,管理上需注意供给新鲜空气。

<三>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时增加到占体重的7%,而从育雏到体成熟(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18%以上,代谢能约2850千卡/千克),并且在脱羽时应注意预防慢性呼吸道病。

<四>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肌胃研麿饲料能力低,同时消化道内又缺少某些消化酶,所以应饲喂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五>抗病能力差

雏鸡体小,饲养密度大,基于以上特点,所以,雏鸡对外界环境相敏感,适应性差,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流行。应加强消毒和疾病预防,否则,一旦有病就难以控制。

<六>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

雏鸡喜欢群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噪声、免疫、更换饲料、药物过量、操作程序的变更等都会给雏鸡带来一些应激反应,如食物下降,精神沉郁,有时会发病,严重时会造成雏鸡的死亡。同时防止新奇的颜色(红绿光使鸡群安静,而青光及黄光使鸡群兴奋)并防止鼠害。

二、雏鸡的生产标准

鸡类型

周龄

成活率

(%)

周末体重

(g)

饲料消耗

日耗量(g)

累计耗量(g)

轻型鸡

(迪白卡)

1

99.25

63

10

70

2

98.75

115

15

175

3

98.50

185

20

315

4

98.35

265

25

490

5

98.20

350

33

721

6

98.05

440

39

994

中型鸡

(海赛克期褐)

1


 

10

70

2


140

18

196

3


220

26

378

4


300

33

609

5


380

37

868

6


470

41

1155

注:

①周末称重:每周末称重。规模较大的鸡群,称重的鸡只数量应占全群鸡数的1%,一般鸡群为5%,平养时,在鸡舍四处随机抓鸡;笼养时,在各处固定鸡笼抽取样本。每1次称重时间要一致,一般在下午3:00至晚上9:00称重为宜。

②日粮营养水平根据各自类型的营养需要标准配制。

 

第二部分  雏鸡的管理

由雏鸡的生理特点可以看出,培育雏 鸡的主要条件有:温度、温度、通风、光照、密度以及良好的卫生环境。

一、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的第一关键因素,必须严格且正确地掌握。雏鸡的温度是否合适由雏鸡的表现和行动可观察出来。

育雏温度:

周龄

1

2

3

4

5

育雏温度℃

32—35

30—33

28—30

26—28

24—26

1、温度正常,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在育雏室(笼)内分布均匀,晚上安静,伸脖休息。

2、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呼吸,大量饮水,发出吱吱的叫声。

注意:在温度的控制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安置供热系统:应按方框式安装烟窗,这样能保证温度的均衡性,

充分利用热量,保持温度时间较长,升温降温缓慢,防止温度的骤升骤降。

2.每周降温2~3℃,一定要注意平稳降温,每日的温差不要太大,不应超过2℃。

3.温度表用前要校对正确,挂在与雏鸡背齐的位置上,或高于网上5cm为准,并应在鸡舍内悬佳均匀,远离火炉,以免引起误差。

4.温度表显示的数据与鸡群状态结合起来。

5.对健壮的雏鸡群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低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集量大,生长也快。

6.夜间雏鸡的活动量小,温度应比白天高1~2℃。

7.弱雏或病雏,温度应比健康雏高1~2℃,断喙、接种疫苗等比正常高1~2℃。

8.6周龄温度达到20℃左右时开始训练离温,离温要逐渐进行,开始白天离,晚上不离;晴天离阴天不离,最后达到彻底离温,若雏鸡健康有问题,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二、湿度

湿度对雏鸡的健康生长影响也较大。

1.湿度过高:高温高湿时,雏鸡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甚至中署;低温高湿,会增加雏鸡的蒸发散热量,使鸡感到更冷,且在高湿情况下,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发病率增加。

2.湿度过低:空气环境过于干燥,空气中灰尘量大,易发生呼吸道病,并且雏鸡,羽毛生长不良,雏鸡绒毛枯脆脱落,严重时患病率增多,死亡率高。更重要的是造成雏鸡的卵黄吸收减慢,体质差,鸡群的抗体水平不高,不均匀,育雏率下降。

育雏期所需的环境湿度:

日龄

1-10

11-30

31-42

相对湿度

70%

65%

40-60%

适宜极限高湿

75%

75%

75%

极限低湿

40%

40%

40%

注:

肉鸡温度:10天前60-70%,10天后50-60%一般产蛋鸡舍的相对 湿度保持在60%左右即可。鸡舍湿度过小的情况在笼养鸡舍不多见。

3.实际中保持温度方法有三种:

①蒸汽法:用锅或桶在火炉上烧水,用水蒸汽来增湿。

②喷雾法:用喷雾器喷温水以增加湿度。

③地面洒水法:向地面洒水以增加湿度。

三、通风

通风换气是育雏不可忽略的方面,其目的有二个:⑴供给新鲜空气,供给氧气。⑵维护舍内卫生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多余的热量、水汽、尘埃及空气中的微生物。通风可将鸡舍内的CO,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排出,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并可调节舍内温度、湿度。如果通风不良,鸡舍内有害气体聚集,特别是氨气舍量过高会直接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诱发呼吸道疾病。

比较有效的方法为:定时的短时间大换气量通风,如每小时敞开全部门窗1-3分钟,增强雏鸡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这种换气方法还可以大大降低地面平养雏鸡的大肠杆菌的发病率。

通风换气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风时要把舍内温度提高1-2℃,这样通风后才能达到正常温度。

2.对于自然通风的鸡舍来说,打天窗是向舍外排有害气体,开窗是向舍内进新鲜空气,二者不可相互取代。舍内空气要有对流才起到通风的作用。

3.要看风向,迎风面窗口开小些,背风面开大些,避免冷风直换吹到鸡身上。

4.窗口大小随天气变化而调整,不可突然变化太大,避免应激。

四、光照

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光照时间,二是光照强度。

1.育雏开始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递减3小时,直到自然光照。也可以根据雏鸡的体质情况,灵活掌握递减光照时间的速度(注意只能递减)。<肉鸡1-2日龄24小时,3日龄的后23小时/天光照——连续光照法>

2.光照强度:前2周10Lx,2周后5Lx(仅见吃食)

【肉鸡同】第一周可以用40w灯泡,灯泡间距3米,平均距地面2米高的位置,2周后可用25w灯代替。

光照注意事项:

1.采用弱光即3瓦/㎡,避免强光引起啄癖,且单个灯泡不超过60w。

2.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

3.鸡群体质较弱,光照时间应缓慢递减。

五、密度

密度是指育雏舍内每平方米所饲养的雏鸡数,密度过大,雏鸡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和生啄癖,死亡率增加;密度较小,经济效益低。


 

蛋用型雏鸡不同饲养方式、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

立体笼养

网上平养

周龄

鸡数/㎡

周龄

鸡数/㎡

周龄

鸡数/㎡

0-6

13-15

1-2

60

0-6

12-15

7-16

10

3-4

40

7-18

8-10

12-20

8-9

5-7

34

 

 

8-11

24

12

14

 

六、环境卫生

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集,一旦感染弊病易于传播,所以应本着“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共同遵守,严格执行。

1.禁止外人参观。

2.鸡粪、死鸡不准乱堆乱放,死鸡要深埋。

3.饲养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鞋。

4.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撒白石灰、消毒液要经常更换。

5.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鸡舍内、外环境消毒。

6.出鸡后,鸡舍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消毒。

 

第三部分  雏鸡的饲养技术

一、饮水管理

1.雏鸡的第1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饮水中可添加3-5%的葡萄糖及保健药物以及多维。饮水的温度应接近室温(16-20℃),初饮用糖水可降低死亡率,第1周最好用凉开水。

2.开食前先饮水,要用新鲜水,不能用陈水,且开水后不可断水。

3.饮水器在每次换水时,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后再灌水(每天应刷洗消毒2次),尤其是饮水器内壁上,水中有葡萄糖,多维等营养物质时,大肠杆菌繁殖特别快,清洗不及时易引起大肠杆菌病。

4.有的雏鸡不会饮水,可轻轻抓住雏鸡头部,将喙部按入水中1秒左右,全群能很快的学会开饮。

5.每只雏鸡一般占饮水器的长度为2cm<肉鸡所应占长度为2.5cm料槽长度应为水槽的2倍为5cm>,每个饮水器可供100-150只鸡子使用料槽则为一半。

二、开食管理

雏鸡第1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以出壳后24-36小时为宜,开食过时,会引起消化不良,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的体力,另处雏鸡因饥饿吃的多且猛,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一般在开饮后3小时开食为宜。

开食应注意:

1.由于雏鸡容易受应激,在第1周要多补充多维。

2.开食用的硬纸或浅开食盘,面积越大越好,以便让更多的雏鸡采食。

3.雏鸡阶段由于生长迅速而胃肠容积不大,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