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鸡的免疫程序 → 家禽的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40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家禽的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草☆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贴子:81 积分:1866 威望:606 精华:0 注册:2010/9/18 10:07:00
家禽的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11/13 10:21:00

目前控制鸡群疫病的措施仍以预防接种为主,但是不同地区的养殖环境、气候、品种,饲养量等流行疫病也不同。为了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现就有关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等进行讨论。
    一、 家禽的免疫系统特点
    家禽的免疫系统可区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和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扁桃体、哈德氏腺、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等。
    骨髓、法氏囊是禽类所特有的一级免疫器官,与体液免疫有密切关系,是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疫苗防疫一般都要通过刺激法氏囊才能形成免疫力。如果法氏囊发生器质性不可逆损伤,可能造成免疫失败。
    胸腺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是T淋巴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启动淋巴系统的防御功能。
    哈德氏腺是禽类眼窝内腺体之一,能接受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IgA抗体,活疫苗经滴鼻或点眼途径接种后呈现的局部粘膜免疫就是通过哈德氏腺起作用的。哈德氏腺以呈现局部免疫应答效应为主,不受血液循环抗体和母源抗体的干扰,因而产生抗体迅速。
    二、疫苗选择
    (一)、家禽疫苗种类:目前市售的家禽疫苗主要可区分为两类,即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活疫苗免疫剂量少,通过在机体内繁殖而产生大量抗原,能刺激机体局部免疫器官产生良好的局部粘膜免疫;但活疫苗易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剂量过大时会诱导免疫抑制,有毒力返强、排毒散毒的潜在危险。而灭活疫苗毒株在注射部位形成抗原库,通过缓慢释放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并且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灭活疫苗毒株在体内不能繁殖,无排毒散毒、污染环境之弊端,使用安全,但灭活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作用极弱或无作用。
    (二)、常用疫苗毒株毒力与免疫效果: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毒株:目前,市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毒株按照毒力大小可区分为3种类型。一类是中等偏强毒力毒株,如2512株、J-1株等,这些毒株可突破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获得良好免疫力,但对法氏囊有损伤作用,若使用剂量过大,会造成免疫抑制;二类是中等偏弱毒力毒株,如B87株、J87株、MB株等,它们均能突破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法氏囊有轻微反应,这实际上是一种疫苗反应,但雏鸡日龄过小时使用,不但起不到免疫作用,反而会损伤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三类是低毒力毒株,如D87株、T株、L株、PGB98株等,对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雏鸡有效,但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亦较低,有时不足以抵御野毒的攻击。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免疫鸡群的母源抗体水平、当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疫苗毒株。
    2、 鸡新城疫活疫苗毒株:常用的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毒株包括I系(Mukteswar株)、II系(HB1株)、IV系(lasota株、clone30株)、V4株等。I系疫苗株是中等毒力毒株,多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接种后3~4天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但由于该毒株毒力较强,免疫鸡群有时发生轻重不等的副反应,对于2月龄以下鸡只和产蛋高峰期的母鸡不能使用。IV系疫苗是广泛使用的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毒株,具有免疫力高、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等特点,其毒力比II系稍强,个别免疫鸡有轻微的呼吸道反应。Clone30株是Lasota株的克隆株,既保留了Lasota株高免疫力的优点,又降低了毒力,无毒力返强之潜在危险,具有抗母源抗体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免疫力高、稳定性佳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鸡群的局部粘膜免疫。V4株是一种天然耐热、低毒、免疫效果极佳的优秀毒株,瑞普公司在V4株基础上,经克隆化研制的V4S株毒力更低(脑内致病指数(ICPI)仅为0.035)、免疫力更强、稳定性更佳。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毒株:常用毒株有Mass型的H120株和H52株、Ma5株、28/86株等。H120株和H52株对预防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特效,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预防效果较差或无效,其中H120株毒力相对较弱,用于雏鸡首免,H52株毒力相对较强,用于经H120株免疫鸡只的加强免疫;Ma5株是从我国发病鸡群分离致弱的、对肾型传支有良好预防效果的毒株,据报道,Ma5株对呼吸型传支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28/86株主要用于预防肾型传支。
    三、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一)、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套免疫程序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地区所有的养鸡场,同样,一个养鸡场的免疫程序也不可能年复一年地轮回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修改。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母源抗体水平:在常用的活疫苗中,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鸡新城疫疫苗等受母源抗体影响较大,有条件时可通过监测母源抗体水平选择合适的疫苗毒株。例如在制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程序时,若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或无母源抗体,建议选用低毒力毒株作基础免疫,用中等偏弱毒力毒株进行加强免疫,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或参差不齐时,可选择中等毒力毒株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2、 当地禽病种类和流行状况;
    3、 本场疫病流行史和目前仍然威胁本场的主要疫病;邻近养鸡场疫病流行状态;
    4、 家禽种类、品种和用途、饲养日龄;
    5、 疫苗种类、毒株特性、免疫途径和方法;
    6、 不同活疫苗之间、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与影响:如鸡新城疫(ND)活疫苗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ND活疫苗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活疫苗、ND活疫苗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活疫苗、ND活疫苗与鸡痘(AP)活疫苗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干扰作用,应注意接种间隔时间和接种途径等方面的差异。
    7、 条件允许时可根据免疫监测结果常发疫病流行特点,及时修改或调整免疫程序。
    (二)、免疫接种时间:机体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呈24小时周期性变化,称为时辰免疫学。免疫时间不同,免疫效果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凌晨时分体内肾上腺素分泌量最少,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毒株最敏感,此时接种效果较好。
    (三)、免疫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种类不同、免疫鸡群日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下面就各种接种方法作一简介。

1、 饮水免疫
    优点:无需捉鸡、省力、免疫接种后反应温和。
    缺点:抗体效价不高,免疫保护力有限,局部粘膜免疫力较差,部分鸡因饮水量少而得不到足够量的疫苗毒株,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停水时间控制:为保证饮水免疫效果,注意控水时间。一般夏季控水2~3小时,冬季控水4~6小时。
    饮水量:一般按照1~2周鸡8~10ml/只;3~4周龄15~20ml/只;5~6周龄20~30ml/只;7~8周龄30~40ml/只;9~10周龄40~50ml/只。成鸡可按全天饮水量的30~40%计算饮水量。最好控制在1~2小时内能将含疫苗的水饮完为宜。
    两种饮水免疫方法:(1)、疫苗经稀释后一次投入水中,1~2小时饮完;(2)、将疫苗平分2次加入水中,每次饮水时间1小时,疫苗现用现配,两次之间可以不间隔。
    注意事项:(1)、水质良好,酸碱度接近中性,不含氯离子、金属离子、消毒剂等;
                  (2)、禁用金属饮水器,可选用塑料或陶瓷器具;
        (3)、饮水中按0.2%比例加入脱脂奶粉或按2%比例加入脱脂鲜奶,可保护疫苗毒株,提高免疫效果。
    2、 点眼、滴鼻免疫
    优点:可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局部粘膜免疫,IgA抗体效价高,能在病毒入侵门户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缺点:需要捕捉鸡只,对免疫鸡群应激较大,费时费力。
    方法:可选择疫苗专用稀释液、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按照疫苗瓶签注明的羽份稀释疫苗,每羽份按0.03~0.05ml计算稀释液用量。
    注意事项:(1)、操作时待疫苗液完全被吸入眼睛或鼻腔后再放开鸡;
                  (2)、捕捉鸡时尽量减轻对鸡群的应激;
                  (3)、操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配苗和接种时应有专人核对和督导。
    3、 刺种免疫
    刺种免疫法主要用于鸡痘活疫苗的接种。
    方法:一般按每500羽份疫苗加8~10ml疫苗稀释液溶解,用鸡痘专用刺种针或钢笔尖蘸取稀释好的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30日龄雏鸡每羽刺1针,30日龄以上鸡每羽刺2针。每刺一次都要蘸取疫苗液。
    刺种效果评估:刺种后5天左右,如果刺种部位出现轻微红肿、水泡或结痂,表示接种成功,否则表示失败,应及时补种。
    4、 注射免疫
    常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法。主要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Ⅰ系)或灭活疫苗的接种。
    皮下注射优点:吸收较快,产生的免疫力持续较持久。缺点:有时因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接种部位局部坏死。
    肌肉注射优点: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效价高。缺点:操作不便,应激反应强,不能产生局部粘膜免疫。
    注意事项:(1)、接种部位选择:最好选择颈背部皮下,此处自由活动区域大,注入疫苗后不影响头部的正常活动,而且疫苗吸收均匀。其次是胸肌注射;尽量避免在腿部肌肉注射,操作不当会损伤腿部的血管和神经,造成腿部肿胀和瘸腿。
    (2)、注射前和注射过程中应经常摇摇,使疫苗液混合均匀。
    (3)、油乳剂灭活疫苗应于2~8℃环境贮存,避免冻结,使用前使之自然升至室温。
    (4)、油乳剂灭活疫苗若有分层、破乳现象、有异物或杂质时不宜使用。
    (5)、灭活疫苗一旦开封,应当日用完,残留的疫苗予以报废。
    (6)、每注射100只鸡应更换一个已消毒的针头。
    (7)、不可将2种以上油乳剂灭活疫苗混合在一起注射,也不可在油苗中加入抗生素或其它药物。
    注射免疫时易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肿头:常在注射疫苗后2~5天出现,多因注射部位靠近头部引起,一般经7~15天肿头逐渐消失。正确的注射方法是用左手捏住颈背部下1/3和上2/3交界处皮肤,右手持针头由头部向背部方向刺入皮下。
    (2)、硬脖:多因颈部皮下注射时进针过深损伤肌肉所致。
    (3)、瘫痪:多因腿部肌肉注射时针头刺伤腿部神经所致。
    (4)、翅膀折断:多因保定方法不当造成。
    (5)、猝死:针头刺入心脏、肝脏等处。
    (6)、注射部位糜烂:多因个别鸡于注射前已经感染细菌、注射器具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针头更换不及时所致。
    (7)、注射部位有“肿块”:切开“肿块”,流出白色乳状“疫苗”,多因注射时疫苗温度过低所致。
    5、 喷雾免疫
    机理:家禽呼吸系统有特殊的气囊结构,气体经肺运行,并经肺内管道进出气囊,这一特点,增大了气体扩散面积,从而增加了疫苗的吸收量,能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表面产生局部粘膜抗体IgA,建立免疫屏障,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原体从呼吸道的侵入。
优点:省时省力,产生免疫力时间快、效果好。
    缺点: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导致免疫失败;若鸡群已经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喷雾免疫会加重呼吸道症状。
喷雾免疫的技术要点:
    (1)、雾滴大小:8周龄以内小鸡,控制雾滴在80μm以上;8周龄以上鸡,雾滴大小以30~40μm为宜。
    (2)、稀释液用量:每1000羽份疫苗,1周龄鸡需要稀释液200~300ml,2~4周龄鸡400~500ml,5~10周龄鸡800~1000ml,10周龄以上鸡1500~2000ml。同时还要考虑鸡群所占的面积大小。
    (3)、喷雾头高度:在鸡背上方1m左右平行喷雾,气雾粒子在空气中缓缓降落,不应直接喷向鸡体。
注意事项:
    (1)、喷雾前尽量减少鸡舍灰尘;
    (2)、减少应激刺激;
    (3)、喷雾时尽量减少空气流动,喷雾后半小时方可通风;
    (4)、保持鸡舍适宜温度和湿度,一般以舍温18~24℃、湿度65%为宜;
    (5)、选用高效价疫苗;
    (6)、鸡群有呼吸道疾病时不宜采用喷雾免疫。
    其它免疫方法如泄殖腔接种、胚胎内接种等由于不常用,本文不再赘述。
    四、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一)、 疫苗因素
    1、 疫苗种类、毒株类型:多数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或亚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力高低不同,有的很低甚至无交叉保护力,应根据野毒血清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疫苗毒株进行预防接种。
    2、 疫苗贮运条件:家禽活疫苗要求在-15℃以下贮藏,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可以在2~8℃以下贮藏,灭活疫苗的适宜贮藏温度为2~8℃。疫苗运输途中尽量保持在2~8℃环境中。疫苗应避光、密封贮运。若疫苗贮运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造成疫苗效价大幅度降低,影响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3、 疫苗被外源病原体污染:按照《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应采用SPF级鸡胚制造疫苗。但事实上有资料报道,经国家有关机构抽检,发现目前市售的疫苗中70%的疫苗系采用非SPF鸡胚生产,检出有支原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等外源病原体污染,采用这样的非SPF鸡胚生产的疫苗尤其是活疫苗接种,会造成疫病的传播和蔓延。瑞普公司疫苗均采用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SPF种蛋生产,彻底杜绝了外源病原体的污染。
    4、 出厂时疫苗效价达不到《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指标。
    5、 疫苗毒种品质下降。
    6、 疫苗超剂量使用;免疫次数过于频繁,间隔时间太短;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干扰等等,均可影响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抑制。
    (二)、 免疫鸡群的机体状况
    1、 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不管疫苗品质如何卓越,鸡群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呈现正态分布,少数个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反应非常敏感或反应低下。
    2、 母源抗体的干扰。
    3、 应激因子影响:捕捉鸡只、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氨气浓度超标等应激因子可刺激脑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损伤T淋巴细胞,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应激因子的产生或减轻应激刺激,合理安排接种时间,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添加量。
    4、 营养缺乏:在正常情况下,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如果体内任何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缺乏,都会影响免疫活性因子(抗体或细胞因子)的生成速度或生成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应答反应滞后或无反应。研究表明,能量和蛋白质的缺乏主要阻碍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免疫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从而影响免疫功能。所以要合理调配鸡群营养供应,特别注意蛋白质全价饲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
    (三)、 疾病因素
    1、 许多传染病病原体都有基因型、血清型等差异,为选择适合的疫苗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抑制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3、 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4、 鸡群中存在球虫病、坏死性肠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
    (四)、 免疫程序不合理,接种次数密集,不同疫苗毒株之间的相互干扰。
    (五)、 免疫途径不当或操作失误。
    (六)、 免疫耐受现象:如初次免疫接种时因母源抗体水平过高而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入机体的抗原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应答反应;新生雏鸡法氏囊因疾病造成器质性不可逆损伤,引起免疫抑制。
    (七)、 家禽免疫活性不足:如脾脏等免疫器官缺陷、幼雏免疫器官尚未完全成熟、老年鸡免疫器官退化等。
    (八)、 毒物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如饲料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铅、砷等)元素、霉菌毒素等可导致免疫组织器官部分或全部萎缩,甚至破坏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免疫抑制。
    (九)、 药物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链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激素类(地塞咪松、氢化可的松)、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病毒灵)等药物都对家禽免疫系统有不良影响,使机体产生抗体能力下降,从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
    (十)、 环境污染: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家禽数量剧增,饲养密度加大,但由于对疾病控制缺乏综合性防制措施,消毒制度不严格,鸡粪随处可见,病鸡死鸡乱扔乱放,给鸡舍室内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得以潜伏孳生,感染压力巨增,即使有好的免疫程序,往往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十一)、 饲养管理不科学:很多养殖户片面追求饲养数量,不重视饲养质量,忽略鸡舍通风、降温等硬件设施建设和规范化饲养管理制度的落实,造成养殖数量过多、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这些不良因素均可导致鸡群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
    总之,在了解家禽免疫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选用优质疫苗,规范免疫操作,加强免疫鸡群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就能使免疫接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家禽的养殖效益。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