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蝇蛆养殖与利用技术论坛 → 蝇蛆病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31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蝇蛆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爱宝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31 积分:66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7/8 16:34:00
蝇蛆病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9 16:49:00

      蝇蛆病是指蝇类的幼虫----蛆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上引起的疾病。
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寄生蝇类的幼虫侵袭家畜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为害较大的主要是胃蝇蛆病、皮蝇蛆病和鼻蝇蛆病。牧区发生普遍。
寄生蝇类成蝇的虫体分为头、胸、腹 3部。胸部除有3对肢以外,还有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体。腹部末端附肢变为外生殖器。幼虫俗称蛆,无头、无翅,亦无肢。整个虫体一般有12~13节,但仍分为头、胸、腹3部,第1节为假头,其后3节为胸节,最后8~9节为腹节。各体节背、腹面往往生有许多小刺,其大小、数目和排列位置有鉴别意义。完全变态。除胎生的狂蝇以外,一般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4个阶段。雄蝇交配后即死去;雌蝇在产出虫卵或幼虫后死去,寿命一般也不超过1个月。在产卵期间既不采食,也不叮咬家畜。整个发育周期约1年。
蝇蛆病是指蝇类的幼虫----蛆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上引起的疾病。
能营寄生生活的蝇蛆有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之分。
诸如马胃蝇(能引起马胃蛆病);羊狂蝇(引起羊鼻蛆病);牛皮蝇和牛纹蝇(引起牛皮蛆病)以及螺旋锥蝇(寄生在动物和人的伤口内)等的幼虫是专性寄生。其幼虫离开宿主无法生存或继续生长发育。
绝大多数的蝇类的蛆都营自由生活,但某些种类的蝇蛆一旦有机会还是有可能进入动物体和人体寄生,这叫兼性寄生。
除了寄生在大型动物身上的寄生蝇蛆外,还有寄生在昆虫体内的寄蝇类引起的蝇蛆病,比如蚕蛆病。成虫将卵产在蚕体表面,孵化后蛆穿过蚕的体壁进入体腔内,以蚕的脂肪为食,并分泌内激素控制蚕的行为和生长。待寄主结茧后钻出寄主体壁,寄主遂死亡,蝇蛆在蚕茧内化蛹羽化。蚕蛆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丝养殖的病害。爆发流行时会给蚕农造成严重损失。[1]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

蝇蛆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蝇蛆对宿主或患者的机械刺激。蝇蛆身体表面的毛,钩,刺,移行等会刺激宿主的体壁。患者会感到身体里某部位有刺,痛,痒,异物感,移行感等。比如鼻蛆病患者会打喷嚏,鼻内异物感。泌尿生殖道蝇蛆病患者会感到下腹,尿道,阴道内有刺痛感,移行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皮蛆病患者会感到皮下锥痛,皮下有移行感,皮下甚至可见蝇蛆移行后留下的隧道。另外蝇蛆体表带有细菌,可能引起感染。引起鼻蛆病的蝇蛆可能会通过鼻窦进入颅腔,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引起眼蝇蛆病的蝇蛆可能会进入眼球内部,破坏眼内组织,造成失明。一些蝇蛆会以宿主身体组织为食,如螺旋锥蝇的蝇蛆。造成的后果严重,甚至是死亡。[1]

编辑本段分类

胃蝇蛆病

胃蝇科(Gastrophilidae)胃蝇属(Gastrophilus)中的多种胃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内)所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 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或)的痒感和啃咬,从而经口感染。幼虫移行至胃后,即固着在胃壁上。寄生期约为10个月。病马常表现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躯体瘦弱。后期可在肛门周围出现幼虫,并随粪便落于地面,很快钻入表层土壤或畜粪中发育成蛹。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寒冷地区成蝇仅见于春、夏、秋3季,温暖地区四季均有,以夏季最多。用等药物定期驱虫有一定疗效。在马匹体表喷射药物杀灭幼虫有预防作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蝇蛆病[1]

皮蝇蛆病

由皮蝇科(Hypodermatidae)中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和纹皮绳(H.lineata)的幼虫寄生于 的皮下所引起。雌虫在的四肢及腹部被毛上产卵。幼虫出后沿毛孔钻入皮下而至深部组织、咽部和食道等处,约经7个多月的移行抵达背部皮下,蜕变成第3期幼虫。此时每一虫体都会使牛的背部出现一个隆肿。翌年初第 3期幼虫凿穿皮肤落于地面成蛹,再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春、夏之交开始飞翔,炎夏产卵。本病不但在幼虫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病理损伤和出血,致使患畜生长不良,而且由于皮肤被穿孔而降低了牛皮价值。用倍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蝇蛆病

磷等防治可有良好效果。[2]

鼻蝇蛆病

由狂蝇科(Oestridae)中的羊狂蝇(Oes-trus ovis) 幼虫的侵袭所引起对羊为害严重。雌蝇直接在鼻孔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蝇蛆病

产出幼虫,迅速移行到鼻腔、鼻窦、额窦,甚至颅腔,造成出血和分泌大量鼻液,当干涸于鼻孔周围时引起困难。寄生期约10个月。翌春第 3期幼虫随喷嚏落于地面并钻入表层土壤或畜粪中成蛹,约经1~2个月羽化成蝇,春、夏、秋三季飞翔。羊为防止成蝇的侵袭,常将鼻孔抵于地面或互相掩藏头部,惊恐不安,影响育肥。此外还有骆驼喉蝇(Cephalopina titillator)和紫鼻蝇 (Rhinoestrus purpureus)的幼虫可分别引起骆驼和马的鼻蝇蛆病,症状基本相似。可内服敌百虫,或将羊群圈入紧团的羊舍后超微喷雾敌敌畏防治。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