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新产品]牛羊布氏康上市

1楼
syc163 发表于:2013/5/9 17:22:00

牛羊布氏康产品说明书

您养殖的牛羊发现生育率低、流产、抗病力低时,建议您尝试本产品。小产品解决大问题!可能是国内唯一能够有效防治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药物——牛羊布氏康上市,轻松治愈并通过各地兽医站对布病的检测。

【主要成分】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炙甘草、双花等多种名贵中药材、诱食剂。

【性 状】本品为黄棕色的粉末;气清香,味甘苦、微苦。

【功能主治】促孕、理气安胎、活血祛瘀、温经止痛、驱毒泻血,通阳复脉、痈肿疮疡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牛羊布氏康.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为传染性流产病、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牛、羊、鹿、猪、犬等养殖中其特征是引起流产、不孕、幼畜成活率下降、免疫力降低、公畜精液质量下降甚至失去繁殖能力,是目前特别是在牛羊养殖上造成减产生育率主要的病因之一,严重区域减产40%以上。同时,该传染病不仅流行广泛,且是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性强易传染给接触的人类,所造成的危害是双重性的,既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侵犯全身各个器官,造成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丧失,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该病反复发作,易转为慢性,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流行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病原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以及生殖道(交配)也能感染。当人们赤手接羔、或处理流产物时,这种病菌就有可能通过受伤的皮肤侵入人体,或与家畜密切接触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吸烟、揉眼睛、抠鼻子等都可能把布氏杆菌带入人体而引起感染,人们食用带菌未经煮熟的奶、与病畜接触、加工病带肉而不注意消毒的人也易感本病。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不断地配种失败、繁殖率低下。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3-4个月。流产母畜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畜表现睾丸炎,睾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免疫力降低反复发病等症状。

由于条件与成本问题,现实中养殖人没有条件对整群牛羊做血清凝集试验检查每一头是否患病,加上我国对此病的防疫制度是一旦送检发现此病就采取全场扑杀只给少量补贴的政策,因此养殖户不愿和极少送检。

但市场上极少有针对本病有效治疗的药物,几乎都是建议养殖户不进行治疗直接进行淘汰,这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和为难。一头价值几千、几万元的牛羊真的就无有效的治疗产品和方案吗?本产品将是您防治本病的新希望。

本产品为老中兽医毕生凝注的经验组方,采用以益母草为主的十几味中药,以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经过大量牛羊养殖基地临床验证,本产品对感染布病的动物治疗效果显著,对感染(检测呈阳性)但未明显发病的动物投药后20天检测返阴率几乎达到100%,有明显发病迹象的母畜投药后一个月检测返阴率达到90%以上,公畜达到80%以上,连续用药2月后检测返阴率几乎达到100%,少量患病严重的公畜淘汰。

全国数十家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广西壮族自治区肉用山羊种羊场服务的客户一直将本产品定期进行投喂保健预防,所有用药的牛羊基地无一例发生布病,且繁殖率较一般基地高出20%以上。

【用法用量】拌料或灌服。如果拌料投喂,先将少量病畜喜吃的精饲料中添加本品拌匀后饲喂,投喂一小时后再饲喂其它饲料;如果患病严重病畜不吃料,每50公斤体重每次用本品5克放入30℃的温开水中5分钟后灌服,每日2-3次。

1.4.【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投药时要与投喂其他饲料时至少间隔一个小时以上,特别对投喂富含钙、镁等元素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药物,如石粉、骨粉、蛋壳粉、石膏等饲料添加剂,碳酸钙、磷酸氢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补钙药物时更要严格遵守至少间隔1.5小时以上,且药物拌料中(精料)不可以添加上述物质,以免影响对药物的吸收;2.灌服、接生、处理时注意防护,对流产处及时进行消毒,必要时对流产病畜进行用高锰酸钾阴道冲洗,建议饲养员每半年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布病体检一次;3.用药期间同时进行养殖区域消毒,动物粪便采用微生物堆沤发酵后做农家肥;4.明显病畜建议隔离治疗;5.用药期间不建议接种相关布氏杆菌疫苗。

【停 期】屠宰前15天。

【规 格】每1g相当于原药材0.8g

【包 装】1000g/

【贮 藏】密闭,防潮。

【生产日期】见封口处

【有 期】2

【生产企业】广西康普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广西壮族自治区肉用山羊种羊场监制和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400-030-90990771-38001562204816【邮编】530001

【网站地址】www.zn99.com,【邮箱】znfwb@163.com

牛羊布氏康实拍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牛羊布氏康正面.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牛羊布氏康反面.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患有布病的畜类动物症状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患有布病的畜类动物症状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患有布病的畜类动物症状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患有布病的畜类动物综合症状.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牛羊布氏康效果显著.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牛羊布氏康效果展示.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助农公司的种羊场也在大量使用本产品.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走进助农公司种羊场.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肉用山羊种羊场产品与服务手册.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楼
SYC163 发表于:2013/5/9 17:40:00

牛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布氏杆菌病又称为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流产和不孕。

1病原

引起牛流产的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菌体大小为0.50.7微米×0.51.5微米,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本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和扩散力,通过皮肤和黏膜侵入牛机体后,可分布到各个组织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较强,在肉、乳类食品中可存活2个月,在土壤中存活20120,在流水中可存活21,在牛粪中可存活120天。对热敏感,在湿热60条件下,1530分钟即可被杀死。常用的消毒药,1%3%石炭酸液、0.1%汞液、50%石灰水,以及紫外线照射等,都能很快致死。

2流行病学

其易感性随着牛的性器官成熟而增强,犊牛有一定抵抗力。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母牛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病牛乳汁、阴道分泌物、粪便,以及病公牛精液中含有大量病原菌,污染环境,成为疫源地。

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生殖系统、呼吸道、皮肤和黏膜等。当牛采食了被病牛污染的饲料、饮水、乳汁,接触了污染的环境、土壤、用具、粪便、分泌物,以及屠宰过程中对废弃物、血水、皮肉等处理不当等,均可造成感染。

由公牛与病母牛或病公牛与母牛配种,或在人工助产、输精过程中消毒不严,以及人工输精使生殖道损伤而造成的感染发病尤为常见。

发病无季节性。但当牛群拥挤在狭窄的牛舍中,阳光照射不足,通风不畅,寒冷潮湿,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时,牛机体抵抗力降低,可以构成本病的诱因。

3临床症状

病牛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五至第八个月,产出死胎或弱仔。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阴道内继续排出褐色恶臭液体。母牛流产后很少再发生流产。公牛常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病牛发生关节炎时,多发生在膝关节及腕关节,滑液囊炎也较常见。

4病理变化

除流产外,可见胎盘绒毛叶上有多数出血点和淡灰色不洁渗出物,并覆有坏死组织,胎膜粗糙、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并覆盖有灰色脓性物。子宫内膜呈卡他性炎或化脓性内膜炎。流产胎儿的肝、脾和淋巴结呈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甚至有时可见散布着小坏死灶。母牛常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牛睾丸和附睾坏死呈灰黄色。

5诊断

5.1细菌学诊断宜用于流产病牛,采取流产胎儿真胃和盲肠内容物、胎盘、乳汁、淋巴结、脾、肝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如发现红色的小球杆菌,即可确诊。

5.2全乳环状试验宜用于泌乳病母牛。当用蓝色抗原时,若在乳柱层(最上层)出现比乳柱深的蓝色环状带,即判为阳性。

5.3血清凝集试验适用于所有病牛群。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最为简单、实用。若出现凝集现象,判为阳性;不凝集的,判为阴性。必要时,还可做试管凝集反应。

流产有诸多方面原因,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流产,如机械性流产、滴虫性流产、弯曲杆菌性流产、化脓棒状杆菌性流产等。在临床及剖检上有时难以区别。因此,要借助于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可采集流产胎儿胃液或流产后23天的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染色镜检,观察菌体状况,如布氏杆菌苗体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形成芽胞,多数不形成荚膜。同时,还可以取血、流产胎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征,确定病原菌。

治疗:之前无治疗方案,一旦发现病例要求全场扑杀,政府给予少量补贴。

3楼
SYC163 发表于:2013/5/9 17:46:00

羊布氏杆菌病诊断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1、病原。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分类上为布氏杆菌属。本属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可见于细胞内,培养物中多单个排列。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即牛种、羊种、猪种、绵羊种、犬种和沙林鼠种,前5种感染家畜。布氏杆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
  2、诊断要点。由于发生流产的病因很多,而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的特征,同时隐性感染较多,因此,确诊要依靠实验诊断?
  3、流行特点。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主要表现是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
  4、临床症状。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发生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5、病理变化。剖检常见的病变是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有部分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浆液性浸润,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肝脏中出现坏死灶。公羊得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6、实验诊断。主要根据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变态反应检查情况做出诊断。
  病原学检查:抹片检查取胎盘绒毛叶组织、流产胎儿胃液或阴道分泌物作抹片,用改良的齐尔一尼尔森石炭酸复红原液(碱性复红1克,溶于10毫升纯乙醇中,加入90毫升5%的石炭酸水溶液,混匀即成)的1:10稀释液染色10分钟,用0.5%醋酸溶液脱色20秒,冲洗后,用1%美蓝复染20秒,镜检。布氏杆菌染成红色,背景为蓝色。布氏杆菌大部分在细胞内,集结成团,少数在细胞外。衣原体和胎儿弧菌也引起流产,在抹片中也染成红色,但形态与布氏杆菌不同,可资区别。
  分离培养鉴定是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可靠的方法,只要从病羊体内或排出物中发现病原体即可确诊。但由于患病动物身体状态、感染时期和发病过程等原因,往往不易检查出病原。因此,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选择适宜时机(如产后),采取适宜病料(如胎儿和产后排出物及病羊的网状内皮细胞等),用适宜培养基分离培养才能成功。一般是将被检材料接种于两个同样的选择培养基(每100毫升基础培养基,如血清葡萄糖琼脂、血清马铃薯浸液琼脂、胰酶消化蛋白胨琼脂、血清马丁汤琼脂中加入抑菌药物:放线菌酮10毫克,杆菌肽25单位,多粘菌素(B6单位)平板,一个置10%二氧化碳(CO2)环境37培养,一个置普通温箱37培养,逐日观察,通常在3-10天可出现生长,然后移植于血清葡萄糖琼脂纯化。如符合下述全部条件,可认为是布氏杆菌属的细菌: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芽胞、荚膜和鞭毛,不运动,需氧,接触酶阳性,糖发酵,甲基红试验,维培试验,吲哚、柠檬酸盐利用等反应均为阴性,光滑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阳性血清凝集,粗糙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R血清凝集。
  7、防治措施。之前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一旦发现病例要求全场扑杀,政府给予少量补贴。

在一些地区,每年当地的兽医站都要对规模养殖的牛羊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工作,检测不通过不仅不予补贴,还会进行捕杀。检测前一个月采用牛羊布氏康进行饲喂是最保险的事情,对于发病明显和严重的牛羊要进行隔离治疗或捕杀,避免被政府捕杀全场牛羊,减少损失。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16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