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玉米秸及早微贮的优越性

1楼
开心 发表于:2011/1/6 10:32:00

玉米秸及早微贮的优越性

秸秆自然含水量,是指收割后在秸秆中自然保留的、植物生长时吸收的水分含量。随着秸秆收割后由鲜变干,秸秆的养分也随着自然含水量的蒸发而大量流失,尤其是维生素物质流失更为严重。为最大限度地使秸秆多保持养分,提高饲喂价值,我们以秸秆养分随自然含水量蒸发而流失为依据, 做了不同自然含水量玉米秸微贮喂牛增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的饲喂价值随自然含水量的上升而提高。玉米秸自然含水量在20%以上时微贮喂牛,自然含水量 每上升10个百分点,增重差异显著(P<0.05),每上升20个百分点,增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自然含水量在20%以下时微贮喂牛,随自然含水量上升 的增重差异虽不显著(P>0.05),但也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玉米秸收割后自然含水量尚未风干透之前,趁鲜及早微贮,是提高玉米秸饲喂价值的一项重要措施。

现将玉米秸及早微贮的优越性介绍如下:

1.具有提高秸秆饲喂价值的双重作用秸秆的饲喂价值, 除由早徽贮比晚微贮秸秆自身保存的营养价值高决定之 外,还要取决于秸秆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水平。粗纤维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收割玉米秸的由鲜变干,其中的粗纤维也由松散逐渐变得越来越 致密、坚硬,这样微贮时,制作秸秆微贮饲料的秸秆发酵活干菌,酶鲜粗纤维的难度加大。因此,趁鲜及早微贮比晚微贮玉米秸中的粗纤维酶鲜要充分,相应的牛瘤胃微生物与粗纤维的直接接触面积也就增大了,从而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同时,由于机体能量代谢物质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量,是随消化率的提高而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量的增加,又相应的增加了牛瘤胃微生物菌体蛋白的合成量。而微生物菌体蛋白的增加,就是提高了玉米秸的饲喂价值,所以说,及早微贮具有提高玉米秸饲喂价值的双重作用。

2.防止秸秆霉变,可长期保存从玉米秸收割到自然含水量风干,再到能堆垛贮存的程度,需相当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往往会因雨淋而又未能及时摊开晾晒,有些会霉烂变质造成浪费,趁鲜及早微贮起来,就避免了秸秆霉变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秸秆发酵活干菌在厌氧条件下成酸性能好,能使秸秆微贮饲料的pH值降到4.5~5,因而具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使微贮饲料不会发霉腐败,从而能长期保存。

3.防止火灾,便于保存晒干的秸秆在贮运期间,常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火灾,危及财产和人畜安全。把收割的秸秆趁鲜及早微贮起来,就能预防火灾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每立方米窖至少能微贮玉米秸秆110公斤以上,也就是亩产350公斤玉米的秸秆,只需3.5立方米的容积就能贮下,而晒干后垛贮,最少要占用5立方米~6立方米的空间。由此可见,及早微贮也是保存秸秆的一种较安全方便的方法。

4.解决了秸秆自然含水量高时无法进行氨化处理的矛盾 秸秆氨化要求达到的含水量不得超过40%,这就是说,玉米秸的自然含水量必须在40%以下时才能氨化。而秸秆微贮要求达到的含水量则是60%~70%,这样在玉米秸的自然含水量超过40%氨化要求的含水量时,仍适合微贮,这就解决了玉米秸在自然含水量还较高时无法进行氨化处理的矛盾,达到了能最大限度保存秸秆自身养分的目的。

5.经济效益高。试验表明,在育肥牛头日平均喂2公斤基础日粮的前提下,分别喂自然含水量50%、40%、30%、20%、10%(干)的微贮玉米秸,头日平均分别获纯收入4.43元、3.78元、3.21元、2.75元、2.5元。喂自然含水量50%微贮玉米秸的,比喂10%(干)的,头日平均增加纯收入高达1.93元,自然含水量相差40个百分点,纯收入提高了77.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玉米秸趁鲜及早微贮,还具有杀灭植物虫害和秸秆过腹还田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明显作用。就秸秆的营养成分而言,在不影响籽实产量的原则下及早收割也是提高秸 秆饲喂价值的措施。如能把及早收割与及早微贮结合起来,玉米秸的饲喂价值将会更高,养畜增重效果将会更好,取得的经济将会更加显著。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85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