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南美白对虾的大棚养殖技术

1楼
星雨情丝 发表于:2013/7/23 9:33:00
南美白对虾的大棚养殖技术
【信息时间:2011-1-20 阅读次数: 】 【我要打印】 【关闭】
   一、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为亚热带型种类,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
     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要点
     (一)水质要求
     1.水温:南美白对虾的适宜水温23—34℃,最适水温28—32℃。在逐渐升温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可忍受43.5℃水温,但其对低温的适应性很差,在水温到18℃时,即停止摄食,9℃时开始死亡。
     2.盐度:南美白对虾环境适应能力强,可适应盐度为2—78‰,最适盐度为10—25‰,淡化好之后适应的盐度为1—2‰水中养殖。
     3.PH值:南美白对虾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8.0—8.5左右,低于7时,南美白对虾的活力受到限制。
     4.DO:南美白对虾抗低氧的能力突出,最低为1mg/l养殖过程中不少于2.0mg/l。
     5.透明度:30—40厘米左右。
     (二)池塘的选择
     1.大棚面积以一亩为基准,长为90米左右,宽为11米左右。
     2.大棚以东西走向为好,因为透光性好、利于升温快。
     3.大棚深度以0.8—1.0米为宜。池底要塌实平整。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在放虾苗前三个月用漂白粉消毒或者用生石灰全池消毒,有条件的话在把水放干进行晒塘,把池底的淤泥基质翻上来进行修整。一般每亩用漂白粉1.5代或生石灰350斤左右。
     2.进水培育藻类:在虾苗进棚前5至10天,进水用150目的网布过滤,爆气增氧进行施肥,可以用生物肥水素、EM菌等肥水的药物进行前期培育肥水,不建议用鸡粪肥水,因为可能引起致病因子。
     三、苗种的选择
     南美白对虾苗种的选择要从几方面来看:
     1.要选择建壮的、个体差异不大的、体表无浑浊的。
     2.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在池中或者用盆搅动水,虾逆水游动有力。
     3.要看虾苗的进食情况,好的虾苗食道是成一条线,没有断点的。
     4.要选择品种纯正、信誉度高的育苗场。
     四、日常管理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
     1.投喂饵料阶段:从放苗进池内前半个月主要以藻类和池底基质为主,少投或者不投人工饵料。半个月以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每天投喂2---4次,南美白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饵料少一些约占全天的20—30%,晚上投喂70—80%的投饵量,饵料的蛋白质前期为42%的含量。中期的含量可以放宽到30—35%,但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0%。
     2.换水、水质管理:虾池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生存,养虾就是养水,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质,使虾的生活环境良好,则虾体健康生长迅速,水环境污染物质超过对虾的忍耐程度,轻者会引起生长不佳慢性中毒,以及导致生理机能减低、诱发疾病、活力行为异常、中毒死亡等。所以在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如果是地表水进行养殖的,一定要在每次进水前做好虾的适应反应。我们用的是地下水,不存在污染问题,地下水抽上来之后,最好是要有一个蓄水池进行爆晒、爆气,因为地下水是缺氧的。换水一次性不能换太多,前期的换水量只能每次5—10公分,中期换水量为10—30公分,换水的情况不能一概而定,看水色、看天气、看水中的透明度、饵料投喂情况,来确定换水量。
     控制好水色:大棚里的温度高,尤其是夏天温度棚温达到四十几度,水温也有三十几度,这时水的浓度变化大,引起虾的不适反应加剧,就要敞开大棚减低温度,夏天,大棚水里容易生青苔,在不能用药的情况下用人工去捞。使水色呈褐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左右,中后期控制在25—30厘米,每隔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EM菌,来控制水质减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
     五、疾病的预防
     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强、一般不易发病,较为常见的疾病有对虾杆状病毒、白点症、套拉症、红皮红须红尾病等,目前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还没有特效药来治疗,只有重在预防为主,调节水质,主要的药物我们采用的是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生物制剂,严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其实药物用的多了虾的抵抗能力下降了,死亡率就高了。对虾的养殖疾病发生与日常管理、饵料的投喂、虾苗的品种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水产养殖微孔增氧技术
     池塘微孔增氧是近几年来运用较好的一种增氧方式,其在减少养殖对象死亡、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微孔增氧装置是利用鼓风机通过微孔管将新鲜空气从池塘底部均匀地以微气泡形式溢出,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产生气液交换,氧气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目的,现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上。已有数据显示,使用微孔增氧技术节能近50%。养殖密度提高了20%-30%,养殖产品的规格普遍增大,平均亩产比一般池塘产量提高明显;综合分析亩增效益可达1000余元。
     微孔增氧技术的使用,池底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了底栖饵料生物培养,降低了饵料系数,饵料系数较粗放养殖降低了15%。特别是长时间的高温季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优势尤为明显,据调查,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养殖池塘,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优化了溶氧结构,有效地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滋生,降低了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保持了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养殖池塘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