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螃蟹池混养青虾技术

1楼
子墨 发表于:2013/9/8 14:37:00

中药提取物、中药原料、兽药原料、饲料添加剂原料、精品饲料添加剂牧草种子、水产药品大全、特种养殖药品一站式购物,就来广西动保养殖原料超市淘宝批发、直销店 http://gxzn999.taobao.com/

 
1   蟹虾混养的利弊  
     
  1.1蟹、虾皆属甲壳动物,栖息水层基本相同,两者混养有争夺空间的一面,但青虾由于个体小,能居于河蟹不能栖息的狭小空间,且对河蟹掘洞穴居习性无影响,能充分利用河蟹不能利用的剩余空间,保证水体不被浪费。  
     
  1.2蟹、虾基本都属杂食性,两者混养可能会争夺食物,但蟹偏向于动物食性,食性偏大,虾偏向于植物食性,可利用河蟹不能利用的食物碎屑及残饵,净化水质。  
     
  1.3蟹、虾都需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环境,蟹池混养青虾,由于蟹的耐氧性比虾高,在水体缺氧时,虾首先表现出不适反应,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能提醒人们尽早采取措施,加换新水,保证河蟹养殖不受损失。  
     
  1.4虾的繁殖力强、生长快,在养蟹池中,当缺乏动物性饵料时,部分小虾能够被蟹直接食用,增加河蟹的动物性饵料,为河蟹提供营养。而没有被河蟹食用的青虾长得更大,深受市场欢迎,价格更高,能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   蟹虾混养的方法  
  
   蟹池混养青虾,河蟹可按常规方法放养,青虾可在放蟹前或放蟹后投放。虾种的来源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可以放养抱卵虾,也可放养幼虾,但幼小虾苗的投放 最好先经小水体强化培育后再放,以提高成活率。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以在春季从河沟等野外水体中捕捞抱卵虾放养,也可在起捕成鱼或鱼种并塘时,将捕获的大虾 直接放入养蟹池,让其自然繁殖。一般情况下,每667m2可放抱卵虾1.0~1.5kg或3cm上下的虾种3~5kg,也可放养1cm以上的虾苗2万~4 万尾。放养应分点投放,以使青虾在水体中尽早分布均匀。投放地点可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较多的地方。早期放养的青虾,经2~3个月的养殖,部分即可长成商品 规格,这时可捕大留小,疏松密度,保证最小的小虾年底也能达到商品规格。放养抱卵虾,可在小网箱中产卵孵化,产卵后及时捕捞亲虾上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 在大虾起捕后,补放一些虾种,实行轮捕轮放,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水体资源。  
  
   3   养殖管理事项  
     
   3.1青虾放养后,养蟹池水体空间基本都被利用,应加强水质管理。一要多栽水草,让青虾、河蟹在水草中栖息、活动,互不干扰,有利于各自的生长。池中水 草不足,可在外河沟中临时捞取。二要在池边及水体的不同区域设置浅滩,增加浅水活动区域,增大养殖空间。三要勤换新水,保持水质良好。混养育虾的池塘要比 单一养蟹的池塘多换新水次数,一般春、秋两季5~10d换水1次,夏天2~3d换水1次,酷暑季节及闷热天气每天1次。平时应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立 即解决。若发现大量青虾在池边活动,并带跳跃状,是池中缺氧的预兆,应立即加换池水,也可先用增氧剂进行人工急救,然后再分析原因,采取对策,防止缺氧泛 池。  
     
  3.2饵料投喂在保证河蟹食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增加青虾喜食的饵料量,可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粉末、细粒状饵料。 一般情况下,池中总投喂量可比单一养蟹略高一些以满足青虾的需要,这样对蟹、虾的生长都有利。但在具体投喂时,应坚持宁少忽多的原则,以尽量利用蟹池中的 天然饵料,否则会浪费饵料,败坏水质。  
     
  3.3青虾一般很少生病,在搞好蟹病预防的前提下,可不必对青虾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但预防蟹病的药物应特别慎重,对青虾敏感的药物如敌杀死、敌百虫等尽量不要使用。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每667m2用量10~15kg)化水全池泼洒,对虾蟹都有利。  
     
  4  起捕和销售  

   蟹池混养青虾,应采取轮捕的方法捕获青虾,坚持捕大留小,多次捕捉的原则。因为青虾的生长速度不一,规格也不一样,这样能提高大规格虾的上市比例,增加 品质。不宜干池后一次捕捉。否则,虾和底泥混合在一起,一则影响捕捉,二则很难捕捉干净。起捕可用虾笼、网具等捕捉,也可用抄网在水草丛中抄捕。捕获的青 虾应经大小分检后,按规格销售。年终一次起捕的青虾,可在网箱中暂养一昼夜,以洗刷体内外的污物,可提高销售质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