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海水鱼六种寄生虫疾病

1楼
lanhaigx 发表于:2013/9/28 11:52:00
孢子虫病

    病原:微孢子虫。

    症状:鱼体行动迟缓,食欲下降;解剖鱼体可观察到内脏有黑色囊胞。

    流行情况:全年均可发生,主要感染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等石斑鱼类。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方法。

    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

    病原:刺激隐核虫。

    症状:病鱼体表、鳃等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体表黏液增多,严重者可形成一层白色薄膜。病鱼食欲不振,游水无力,常与池底或池壁摩擦。

    流行情况:春、夏、秋均有发现,特别是水温22℃~26℃间的春、秋两季最易暴发此病。放养密度较高或水体流通较差的室内水泥池、池塘养殖较易感染,主要侵害鱼种有斜带髭鲷、东方鲀、石鲷等。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室内养殖时,注意经常倒池,定期消毒,流行季节每天用20毫克/升~30毫克/升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严格控制放养密度,保持水体干净和饵料的质量。治疗:淡水浸浴病鱼15分钟~30分钟,浸浴后移人新池中,用50毫克/升~100毫克/升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连续3天~5天;疾病无法控制时应及时移入水体流通较好的网箱中养殖。

    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

    症状: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丝分泌大量黏液,呼吸困难;幼鱼感染时体色暗淡,身体消瘦,食欲不振。

    流行情况:夏、秋季较为流行,多发生在幼鱼期,对成鱼危害小,主要感染斜带髭鲷、东方鲀、石斑鱼等幼鱼。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注意保持水体通畅和饵料新鲜,发现死亡鱼苗及时捞出销毁。治疗:淡水浸浴10分钟~20分钟;硫酸铜,每立方水体用药1克~1.5克,全池泼洒,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和剂(2:1),每立方水体用药1克~1.5克,全池泼洒。

    鱼虱病

    病原:鱼虱。

    症状:被侵袭鱼体表黏液增多,急躁不安,在水中游水异常并常跃出水面;严重者体表充血,体色发黑,虫体寄生部位常有细菌继发感染,引发溃疡。

    流行情况:主要侵袭网箱养殖的鱼、石斑鱼、东方鲀等,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为5月份~11月份,水温

    25℃~30℃。

    治疗方法:用淡水浸浴10分钟~20分钟,水体中可加入100毫克/升~15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晶体敌百虫挂袋于网箱四个角落,平潮时挂袋,连续3天。

    本尼登虫病

    病原:本尼登虫。

    症状:鱼的体表黏液增多,局部皮肤破损,在水中游水异常,常在网箱上摩擦身体。

    流行情况:全年都可发生,主要感染鱼、大黄鱼、石斑鱼、斜带髭鲷。

    治疗方法:用加高锰酸钾10毫克/升~20毫克/升或福尔马林100毫克/升~150毫克/升的淡水浸浴10分钟~20分钟。

    湖蛭病

    病原:湖蛭。

    症状:肉眼可见寄生在鱼的胸鳍、腹鳍基部、体侧等处。多数寄生在体表,少数虫体1/2~3/4钻人体内,每尾鱼寄生3尾~10尾。

    流行情况:12月至翌年5月,水温9℃~20℃,主要侵害黄姑鱼、石斑鱼亲鱼。

    防治方法:定期人工捕捉湖蛭,伤口用100毫克/升~200毫克/升高锰酸钾液擦拭,流行季节每15天~20天捕捉一次;淡水浸浴5分钟~10分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