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宁县:“30+1”领着农民发“羊”财

1楼
h533779 发表于:2012/10/24 12:21:00
 

  “30+1”组合,是宁县的养殖新模式。一是指户养30只基础母羊,加上一只种公羊,农户可以选择养一组,也可以选择养几组;二是指一个村有30个养殖户加一个养殖大户。据介绍,“30+1”可是经过专家估算经济效益最佳的集合。

  9月5日,宁县宁州肉羊种羊养殖场。17栋标准化暖棚羊舍整齐划一,300立方米青贮窖、消毒室等现代化养殖设施一应俱全,一舍舍膘肥体壮的肉羊欢蹦乱跳。

  宁县焦村乡党委书记王成科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一些农户靠养羊发过“羊”财。但传统养殖成本大、效益低。为了大力扶持肉羊产业,推动养殖方式转变,县上去年引进了甘肃大禹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了宁州肉羊种羊场。并由县养羊联合会与甘肃大禹公司签订“投母还羔”协议,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连贯机制。甘肃大禹公司按“30+1”组合投放给农户饲养,并按保护价回收,滚动发展,形成“投母还羔”、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一组“30+1”羊,要4.92万元。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县上把小额担保贷款和扶持肉羊产业结合起来,由政府提供4万元贷款担保,现场办贷款,现场签养殖协议,现场领羊。

  王成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母羊按两年三胎计算,两年下来30只母羊可以收入7.7万元,还清贷款还有盈余。这以后产的羊羔就全都是利润。

  宁县良平乡赵家羊场场长豆前锋,去年4月初,用20亩地建成标准化羊舍4栋1200平方米、肉羊活动场所1800平方米。按照县上的“30十1”模式,从宁县大禹公司购进道赛特等纯种公羊30只、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母羊680只,从去年6月初饲养至今,已产羔512只,纯收入22万元。

  为了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政府还提供畜禽零费用免疫、养殖技术无偿服务、青贮氨化建窖机械补贴等扶持政策,大力推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起了一个个养羊小区。

  目前,全县已落实政府小额贴息贷款1.35亿元,撬动民间资本1.65亿元,建成宁县大禹、碧海牧业等规模肉羊养殖场12个,发展“30+1”规模养羊户1020户,组建成立产业合作经济组织17个,实现产值2.22亿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