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低迷五年后 浙江本地奶准备发力

1楼
冰儿 发表于:2013/8/26 11:43: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新西兰恒天然乳制品受污染的风波,在8月之初吓坏了无数中国消费者。就在风波还没完全平息时,价格平静了许久的国产液态奶,最近又传来了涨价的消息。
这不是两件孤立的事。一个接一个受污染的乳制品,让人们发现,近5年来,新西兰的进口奶源,在中国逐步占有了绝对压倒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奶业发展速度则明显放缓。另据统计,2013年,国内生鲜奶的供给缺口,可能高达300万-400万吨。缺奶,就成为涨价最好的理由。
这些变化,似乎还是绕不过至今留在中国消费者心里的“三聚氰胺阴影”。
“新闻上说,中国的父母到海外都把超市里的婴儿奶粉抢空了,这绝不单单是我们这些养牛人感到没面子。”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树生说,现在努力维持着奶牛场的经营,和许多养牛人一样,正急切地想从一个长达5年的低谷中走出来,并且计划追加投资,扩大养殖规模。
本地奶连续数年卖不上价
“现在奶牛养殖要讨论的不是发展,而是生存问题。”叶树生说,近几年来,牛奶的生产成本和收购价格,一直处于倒挂的状态。
“我们公司的奶牛存栏量是1050 头,在最优的数量配比下,也就是60%是成熟产奶牛,按照今年的情况算,其中的饲料费、人工工资、水电费等直接生产成本,大约是一公斤牛奶3.6元,再加上设备折旧、资金成本等费用,每公斤奶的成本就是4.6元,这是经营状况中等情况下的成本。”叶树生说,“如果往回看,这四五年来,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上升 12%-13%。”
而牛奶的销售价格,增长速度就慢得多。“近五年来平均下来每年提高6%-7%,尤其是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牛奶的销售价格变动非常小。去年和今年销售价格提升得多一点,今年价格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今年上半年本地乳企的收购价在4.5元/公斤左右。”
根据杭州市物价局的统计,2009至2012年,杭州奶牛场养殖成本分别为3.204元/公斤、3.938元/公斤、4.088元/公斤和4.541元/公斤。同期,生产每公斤鲜奶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0.19元、亏损0.298元、亏损0.238元、亏损0.281元。
进口低价奶源冲击国产奶
面对生鲜牛奶的价格倒挂,养牛人却没有太多办法。“国内市场上的牛奶价格,现在和全世界的价格体系息息相关。”临安天淇农场的负责人金华明说。
正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2008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此后国内乳企每年都争先恐后地进口新西兰奶粉。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进口奶粉14万吨,仅今年上半年,就进口奶粉44.5万吨。
随着进口奶粉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市场,生鲜奶价格的自主权也在削弱。作为全球乳业的风向标,新西兰恒天然全球贸易乳制品拍卖价格,近年来大多数时候处于低位,国内生鲜奶上涨的成本,也就难以通过价格提升得到释放。“在一些奶牛养殖大国面前,国内的奶业整体竞争力也偏弱。”叶树生说。
另一方面,金华奶牛乳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畜牧师傅春泉认为:“生鲜奶收购缺乏第三方检测,这对养殖场和奶农来说,也不够公平公正。”
这种情况也让叶树生和金华明经常感到郁闷。“现在市场上缺少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牛奶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价格,实际上是乳企说了算,不上规模的养殖场,几乎没有发言权。”
本土奶产量近五年几无增长
叶树生说,临安现在奶牛的存栏量是2150头左右,这个数字这几年几乎没变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南方的“奶牛之乡”金华。傅春泉介绍,金华目前有养殖场四五十家,存栏奶牛3万头左右,“效益也不是很好”,近几年存栏数都没有增加。
“效益不好,养殖场就没有扩大发展的积极性,也很难有余力投入牛群改良、设施改造,能维持现状就算好的。”叶树生说。
乳业专家王丁棉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2008 年之前的10年中,国内生鲜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而自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生鲜奶总产量增长率骤降,2008年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1.56%,2011年为2.1%,2012年为1.5%。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不到1000万吨,到2007年,牛奶产量跃升至3525.2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而2012年我国牛奶产量3744万吨,6年来增长量只有约6.2%。
国产鲜奶今年重上涨价通道
在经历了奶牛养殖积极性受挫、生鲜奶产量增长几乎停滞之后,国内生鲜奶的供应缺口逐渐显现。
中国乳协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生鲜奶的市场供给缺口,在250万吨左右,今年随着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增长预期,预计生鲜奶的供给缺口仍高达300万-400万吨。
在长期价格低迷之后,国内生鲜奶的收购价开始攀升。农业部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尤其是5月以来涨势明显,8月份第1周(采集日为8月7日),生鲜乳平均价格3.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比去年同期上涨9.8%。相比5月份第1周3.44元/公斤的平均价格,上涨超过4.3%。
据了解我国各地生鲜奶收购价格不一,一般是从北往南,生鲜奶收购价格从低到高。浙江地区的价格较北方主产省(区)要高。傅春泉介绍,目前金华地区收购价,较高的已经到了4.8元/公斤,预计下半年还有可能上升到5元/公斤。
“如果从全国范围来说,这几年奶牛和产奶量没有明显增长,而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又大增,供应就开始紧张。今年国内一些大型乳企也在抢奶,现在在长三角一带最高价格已经逼近5元/公斤。”叶树生说,“今年夏天浙江遭遇高温干旱,奶产量还会减少,估计下半年到明年,供应还会紧张。”
浙江奶牛场追加投资扩大规模
然而,价格的提高,也不能让养牛人从前几年的失落中立即兴奋起来,实际上,国内生鲜奶的供应缺口,还有许多因素。
叶树生说,奶牛养殖业的生存,面临的当务之急,是用地问题。禁限养区的限制以及土地流转、租赁手续难办等因素,使得能够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土地越来越少。去年上半年,下沙就有一家上千头奶牛规模的奶牛场停养。
傅春泉说,有些有一两百头奶牛的小型养殖场,原来的所在地是农村,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变成了社区,而要求这些养殖场搬离,畜牧用地又很难落实。
叶树生认为,目前奶牛养殖还面临服务体系不够规范和完善、人才缺乏等实际问题。此外,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业养殖创造的财富远低于工业生产,同时还有环境污染方面的误解,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奶牛等农业养殖也缺少足够的支持。
不过,奶源供给缺口,还有今年多部门出台措施要重振乳业信心,也使叶树生又看到了一些希望,他计划投资3000万元,花上大约八年时间,把养殖场的规模扩大到2000头牛。“毕竟原来的基础还在,扩大规模仍有希望。我们国家有土地、有人才、有资金,应该把奶业搞好。”叶树生说。

(雨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