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丰都微企村牛经济循环

1楼
gxwyx 发表于:2013/11/14 9:06: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丰都肉牛产业发达资料图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菌菇三姐妹利用牛粪为养料种植灵芝  

  大家都知道丰都的肉牛产业比较发达,但如何延长肉牛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呢?那就来看看丰都的这个微企村吧!昨日,重庆晚报记者随市工商局人员走进这个微企村。

  微企村循环经济链条的顶端,要数发展庭院牧场式肉牛养殖微企。养牛,就要处理好牛粪的问题。别慌,主动前来解决这个难题的还有两种微企—种蘑菇的和养蚯蚓的,牛粪是蘑菇和蚯蚓最好的养料。他们用过的肥料,又可以用来种植有机蔬菜,还有从事肉牛销售的牛经纪、经营牛肉美食的餐饮店……这个微企村,可谓把肉牛身上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了。

  养牛的 庭院牧场享3万元扶持

  11月6日,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全国首家庭院牧场微企在他们村诞生了,包鸾工商所工作人员将“丰都县先文肉牛庭院牧场”的营业执照,挂在杨先文经营的肉牛养殖场墙上。

  今年5月,丰都探索发展养殖规模在20~50头之间,且适合农户家庭养殖的庭院牧场式微企。42岁的杨先文是返乡农民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长年在外没办法照顾他们,现在家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肯定要抓住机会,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杨先文坦言,虽然在外打工可以赚点钱,但都是靠蛮力挣钱,收入也不稳定。“自己搞这个家庭牧场,养殖5头母牛、16头育肥牛,每头牛可以收入三四千元,一年收入差不多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比我在外打工强多了。”

  同时,政府针对微企还有很多配套的资金、疫病防控方面的政策支持,这也让杨先文放了心。办这家微企,他就享受到了政府3万元的注册资本金的扶持。“这种独特的自繁自养模式形成后,政府、工商、畜牧等部门以重庆市微企扶持政策出台为契机,叠加了各项政策。”丰都县肉牛办主任何川东介绍。

  丰都县工商局局长胡轶介绍,目前丰都县发展庭院牧场2000多户。

  用粪的 菌菇姐妹年利至少30万

  肉牛养殖壮大后,处理牛粪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能否将牛粪变废为宝呢?飞仙洞村的菌菇三姐妹和两名大学生创业者动起了脑筋。

  菌菇三姐妹中的大姐张红最早创业,2001年在飞仙洞村创办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养牛产生的牛粪进行菌种培育和种植。用菌苞和处理过的牛粪发酵后上架,然后播菌种,夏天种草菇、冬天种双孢菇,还可以种香菇、平菇。如今,张红这家公司年收入达到了1600多万元。

  在她的带动下,弟媳彭淑梅和小妹张小红在2012年分别申办了微型企业,在菌菇种植上创业。如今,三姊妹的企业互助互帮。彭淑梅、张小红2人的种植场年销售额均在200万元以上,年利润在30万元左右。

  和菌菇三姐妹一样,梁孝荣、李从万两名大学生联合创办丰都县荣万养殖场,专门利用牛粪进行蚯蚓养殖和有机蔬菜种植,年均销售收入达50万元以上。

  目前,该村已发展微企53户,其中,肉牛养殖24户、蚯蚓养殖1户、食用菌种植2户,注册资本达600余万元,投入资金1450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

  卖牛的 牛经纪微企赚中介费

  庭院牧场促进了肉牛养殖的繁荣,也催生了牛经纪微企,它相当于肉牛养殖户和肉牛加工企业的中介,负责打通肉牛销售环节。

 

  

  作为牛经纪微型企业经营代表的彭永国,2010年创办微企,从肉牛养殖户中收购肉牛,并将其卖给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在恒都、光明、鑫犇等一批从事肉牛屠宰加工的龙头企业的引领下,牛经纪、牛加工等行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永国食品、春明牛肉就是活跃在牛经纪和生产加工领域的代表……”丰都县工商局局长胡轶介绍,这些龙头企业在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同时,逐步显现其带动牛微企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目前,丰都县全县围绕肉牛产业链条发展牛微企256户,建成包鸾飞仙洞、三合峰顶2个肉牛产业微型企业示范村,解决就业1500余人。预计到2015年牛微企将达1000户,解决就业6000人以上。

 

牛专用保健促长预混料-最新进口新原料精配全新产品:http://www.syc163.com/huoli/index.asp?id=4869&action=topic&forumid=26&repage=1&fn=0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