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蔡仲耀的大棚养鸭

1楼
gxuner 发表于:2013/1/14 15:22:00
本报记者 沈若男

  1月8日,在三星镇银才村15组靠近圩角河旁一处低矮的鸭棚内,不时传来此起彼伏“嘎嘎嘎”的叫声。走进棚内一看,大群灰色羽毛的鸭子黑压压一片,有的安静地一个个紧挨“互相取暖”,有的摇晃着“憨态可掬”的身体悠闲散步,有的则不安分地扑腾着翅膀,场面甚是热闹壮观。在鸭子中间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正仔细观察鸭子们的长势,他就是鸭场的主人,村里惟一的养鸭大户蔡仲耀。

  蔡仲耀今年57岁,多年来一直从事公交车司机工作,直到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浙江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大棚养鸭,商业嗅觉敏锐的他一下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在实地参观考察鸭子养殖基地后,他毅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鸭场选址要注意水源充足,地形要稍微高一些,最好有坡度略向水面倾斜,我们家马路对面正好是圩角河,就提供了很好的养殖环境。”有了合适的场地后蔡仲耀凑了15万元,搭建鸭棚、筑路、拉电……一点点鸭场开始成形。2009年7月,蔡仲耀夫妻两把占地面积近2亩的鸭场建好后,购入5000只幼鸭,正式开始了养鸭之路。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养鸭的蔡仲耀满腔热情,却不想遭受了巨大打击。“养鸭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大雨,我心想鸭子本就是喜欢水的动物,没及时把鸭子赶回鸭舍。没想到鸭子赶着躲雨导致互相踩踏,很多幼鸭陷在泥坑中出不来,一下子损失了近千只。”回忆起这段经历,蔡仲耀脸上难掩懊悔。再加上养鸭是门技术活,鸭病防治、如何保持鸭棚的透气干净、怎么才能提高鸭子的产蛋量……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亏损令这个初涉养鸭行业的“门外汉”感到不知所措。“但投入了那么多成本,总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蔡仲耀咬咬牙,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他开始奔走于海门各大农场,跟大大小小的养殖户们学习养鸭经验,起早贪黑地悉心照料着鸭子,在实际养殖中总结经验教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亏损2年后,蔡仲耀成功扭亏为盈,成熟掌握了一套养殖技术,鸭子每年的产蛋量都有所提升。

  问起养鸭子的秘诀,蔡仲耀笑笑:“只要肯吃苦,够细心就好。”蔡仲耀告诉记者,照顾鸭子就要像照顾孩子一样,天热要注意通风降温,天冷了就要在鸭舍里铺稻草围上厚布防风。鸭子胆小敏感,如果晚上停电,很容易引起踩踏,为此蔡仲耀夫妻俩吃住都在鸭场旁,有任何动静就第一时间赶到,如果晚上停电就整宿不睡给鸭子们点蜡烛。除此以外,每天都要给鸭子喂食维生素、葡萄糖、鱼肝油,饲料调配也必须精准到位。而像冒着风雨赶鸭子、忍着高温和臭味清扫鸭舍的辛苦活早已成为蔡仲耀夫妻俩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蔡仲耀的鸭场在村里小有名气,周边的村民常常来电话订购或者直接来鸭场选购鸭蛋,来批发的批发商也是络绎不绝,这都让蔡仲耀欣慰:“现在就等着天气暖和了,到时候就能收整箱整箱的鸭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