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搞好阉割 用对饲料

1楼
蜜糖 发表于:2010/11/13 22:54:00

搞好阉割 用对饲料

 

一只阉鸡动辄上十斤,不但性情温顺好养,还可卖上百多块钱,很多养殖户都选择了养阉鸡。
  养阉鸡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场地
       阉鸡的生长周期在120天以上。在阉割后一段时期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容易患多种疾病,因此鸡舍要建在比较偏僻、远离其他养殖场,空气、土壤、水源都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地方。鸡舍坐北朝南,前有缓坡、宽广的草地和树林。而且只养阉鸡,不养其他鸡及禽类。
  二、品种
  慢生型鸡。我省消费者钟爱黄羽的土鸡,如桃源鸡、九斤黄鸡。
       三、饲养管理和防疫
  我省的阉鸡养殖业是分阶段、分户主饲养的:1~60(或70)日龄,在专门的规模养殖场饲养,60~70日龄,卖给散户进行催肥饲养。
  1~30日龄,为了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饲喂粗蛋白质20%的小鸡料,不加温(9月进雏)或加温(10月进雏)饲养。因为生长期较长,一定要在1日龄进行马立克疫苗免疫,以后每隔7天进行新支(H120)二联苗、法氏囊、新支(H52)二联苗、肾型传支、法氏囊、鸡痘等的免疫。7日龄时断喙,断去上喙的三分之一。
  30日龄后脱温,进行有户外运动场、有青草、昆虫的饲养,以拉大骨架、扩大消化道容积。主饲料为粗蛋白质16%~17%的配合料。此时是球虫病的高发期,应用磺胺氯丙嗪钠的复方制剂和白头翁散(方见中国兽医药典2000年版),或马杜霉素铵预混剂、地克珠利预混剂等轮换使用控制好球虫病。
  40~50日龄,当部分公鸡开始鸣叫,鸡冠艳红的时候就要进行阉割。这个时期要肌肉注射一次鸡瘟Ⅰ系油乳剂灭活苗,再刺种一次鸡痘疫苗。
  阉割前一定要在晚间去鸡舍细细倾听,看有没有呼吸道疾病。因为阉割应激很大,如有呼吸道疾病必将引起较多死亡。一般规模饲养的鸡群或多或少有点呼吸道疾病,可以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饮水给药,如罗红霉素、或强力霉素、或泰乐菌素。
  阉割前一天至阉割后一天,在饮水中投喂多种维生素,外加维生素K3的治疗剂量,防止术中术后出血。阉割的同时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或利高霉素防止全身感染。也可术后作饮水。
  阉割的先夜和阉割前,对鸡舍和阉割场地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灰尘扬起致伤口感染。
  阉割的刀具等必须煮沸消毒。阉割过程中,刀具和手必须在75%的酒精中蘸过。
  阉割后可能有鸡不吃食,要用5%的葡萄糖水饮用2天。
  如果术后有鸡胀气,可在阉割后7天将胀气鸡用消毒过的针头穿刺缓慢放气。
  在生产实践中,60日龄前后,支原体、大肠杆菌反复感染,业界称为阉后综合症,此时宜用替米考星或氟苯尼考或泰乐菌素饮水给药2~3天。
  出售前用阿维菌素加芬苯哒唑的预混剂驱虫一次。在鸡瘟病常发区应再注一次鸡瘟油乳剂灭活苗和禽流感疫苗。
  农户散养长达50多天。
  由于免疫已全部作完,阉鸡已度过危险期,此阶段已基本上不再用药,药物残留可基本排除。
  农户利用自家宽敞、清洁的房舍,广阔、清净的林果地进行闲庭漫步式的悠闲育肥。
  较高规格的阉鸡要具备三大条件:毛亮、皮黄、味美。
  可以选用市售的阉鸡料饲喂。阉鸡料中应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违禁药物添加剂。也可以自配粉料,参考配方(公斤):红玉米550、小麦100、碎米100、膨化大豆100、花生饼40、玉米蛋白粉50、油30、预混料30。红玉米就是红色的玉米,没有红玉米就只能用黄玉米了,红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是天然的皮肤着色剂。农家可以利用的天然着色剂还有:胡萝卜、南瓜、红薯、橘皮松针(松树叶)及众多的菜叶。
  叶黄素是脂溶性的,饲料中加入猪油、牛油、与膨化大豆中的豆油(占大豆的16%)为叶黄素提供溶剂,更为鸡转化为肌间脂肪和腹脂,使肌肉肥美多汁,还可使羽毛艳丽,如同黄袍加身,光彩照人。
  阉鸡料中是不能用鱼油的,否则烹调后会残存讨厌的鱼腥味。
  要使阉鸡肉具有浓郁的“鸡味”,让阉鸡回归大自然是最理想的。安仁县清溪镇枫树村的周静,利用当地养殖场的污染物猪粪、鸡粪在热天的松树林中养蝇蛆,蝇蛆在水泥坪上晒干。冬天每只鸡每天喂上5~10克,其余的饲料就是玉米、碎米、米糠、菜叶、红薯、松针等,不仅饲料成本大减,而且鸡味特浓,成为安仁县高档餐饮业的抢手货,有人给命名为“虫鸡”,意思是吃昆虫长大的鸡。这种虫鸡,要不是先有预约,开个小车去也可能一鸡难求呢。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3164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