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推荐]春夏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

1楼
朱凤见 发表于:2011/5/21 23:02:00
  一、病因1.病源性:种鸡场的孵化场和污染的运输工具及车辆感染本病,而且多与脐炎和白痢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2.饲源性:目前有部分肉鸡饲养户使用预混料,外界的原料可能缺少必要的消毒,从而导致肉鸡因饲喂被污染的饲料而发病。
  3.气源性:在冬春季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由于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以及煤烟和尘埃等严重污染而导致鸡的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黏膜受损伤而感染大肠杆菌病,引起肉鸡的气囊炎等。
  4.药源性:肉鸡发病后由于饲养户盲目用药和滥用药,结果造成鸡肠道良性菌受抑制,造成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5.继发性: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鸡舍中,卫生条件恶化、天气突变、应激等因素作用,容易诱发鸡的霉形体病、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同时也会造成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而引起混合感染。
  二、发病特点1.发病率高: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按照饲养场为计算单位的话可以高达100%。
  2.死亡率高:有的养殖场15日龄前大肠杆菌病的病死率就高达10%~20%。
  3.治疗难:很多养殖户反映,各种各样的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都用了,效果就是不理想。
  4.复发率高:在整个52天的饲养周期中大肠杆菌病通常发生2~3次,有的养殖户仅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用药就高达4次,养殖成本不断增加。
  5.多与病毒病混合感染。据临床调查肉鸡大肠杆菌病很少是单一发生,多与鸡新城疫、肾传支、法氏囊病等病毒病混合感染,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病理变化肉鸡发生大肠杆菌病后病理变化多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气囊浑浊、有干酪样分泌物、卵黄收缩不良、卵黄性腹膜炎等变化,中大鸡发病有的还表现为腹水症。
  四、预防措施1.选择质量好、健康的鸡苗,这是保证后期大肠杆菌病少发的一个基础。
  2.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该病少发的关键。例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圈舍粪便处理等都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3.适当的药物预防。药物的选择可根据鸡只的不同日龄多听从兽医专家的建议进行选择,且不可滥用。
  五、治疗方法1.弄清该鸡群发生的大肠杆菌病是原发病还是继发病,是单一感染还是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这是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
  2.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大肠杆菌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3.增加维生素的添加剂量,提高机体抵抗力。
  4.改善圈舍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