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秋季应慎防猪链球菌病

1楼
黄月梅 发表于:2013/8/23 11:36:00

秋季应慎防猪链球菌病

<!--简介-->
    猪的链球菌病,以往在临床上多以局部脓肿为主,败血症仅个别散发,剧烈程度和危害并不大。但近年各地常有急性、败血症溶血性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尤其新疫区为大流行性暴发,具有来势凶猛,传播迅速,病程短促,死得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损失巨大的特点,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四川暴发的猪链球菌病,还出现了感染人的致死病例,对人类构成很大威胁。日前,面临温暖季节的到来,是猪链球菌病的易发期,必须高度重视,谨防猪链球菌病卷土重来。
 
    1. 当前猪链球菌病发病情况与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主要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猪传染病。不论猪的年龄大小均可发病,但以断奶猪和架子猪发病最为严重。该病通常发生于春秋季节,在密集饲养的集约化养猪场容易流行。 猪链球菌病是由C、D 、E、L 、R-2等血清型链球菌引起猪多种疾病的总称。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宰杀、加工、接触病死猪的人常常通过伤口感染,可引起人急性发病、死亡。
 
    1.1 链球菌有20个血清群,引起猪发病的主要是C群链球菌,同时也有D群与C群混合感染的报道。仔猪的死亡率达10%~25%,育肥猪的死亡率逐年升高,使全国的养猪业受到严重的威胁。
 
    1.2 自1998~1999年在江苏省部分地区猪群中爆发流行由R-2型猪链球菌引起的链球菌病以来,近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广东及东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而且危害越来越大,可引起人感染发病而死亡。
 
    1.3 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理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1.4 猪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
 
    1.5 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气候突变,转群,长途运输及其他各种应激因素等都可诱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
 
    1.6 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蓝耳病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不仅使病情复杂化,而且增大了病死率和防治的难度。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败血型链球菌病: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饮食废绝,体温升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急性型:本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呈稽留热。呼吸迫促,鼻镜干燥,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慢性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一肢或多肢关节发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脑膜炎型链球菌: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磨牙、口吐白沫,转圈运动,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麻痹而死。关节炎型链球菌病: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
 
    2. 病理变化
 
    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脑膜、淋巴结和肺脏充血,尸僵不全,猪皮剥离后,可见全身肌肉似煮熟样。急性败血型常表现鼻、气管、肺充血呈肺炎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出血;肾肿大、出血;胃肠粘膜充血、出血;关节囊内有胶样液体或纤维素脓性物。脑膜炎型表现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白质和灰质有小出血点,脑脊液增加;心包、胸腔、腹腔有纤维性炎。关节炎型表现滑膜血管扩张和充血,出现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肿胀、滑膜液增多而浑浊,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化脓性淋巴结炎型表现淋巴结肿大、出血,并伴有其他型病理变化。
 
    4.防治措施
 
    4.1 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
 
    4.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在饲料中添加“奥得曼A”,可有效降低猪舍氨气浓度;减少应激因素,仔猪断奶时添加“护仔康1号”,有效解决断奶应激;猪群的饲养密度要适中;猪舍每周应坚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4.3 清除外伤感染因素。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猪舍和栏架应避免有尖锐物品存在,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从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
 
    4.4 清除传染源。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4.5 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仔猪、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0.25%“奥得曼A”,母猪、公猪日粮中添加0.2%“奥得曼A”,运用该产品,可以修复发病后造成的免疫损伤,同时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别是大幅提高血液中溶菌酶含量,显著降低猪群感染该病的发病率。
 
    4.6 坚持免疫接种。猪链球菌为常在菌,在密集猪场常由于气候突变或饲养管理差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时较易发病。由于链球菌有好几个菌株,所以不应随便使用链球菌疫苗,而应根据自己场内链球菌病流行情况分离病源,使用自源性菌苗。可选用下列菌苗进行免疫。
 
    4.6.1 猪链球菌病多价灭活苗(包括β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天每头肌注5mL;仔猪于30日龄和40日龄各肌注3mL;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每头肌注5mL。接种菌苗后,可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共同控制本病的发生,不会影响菌苗的免疫应答。
 
    4.6.2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菌苗:适用于健康猪群的免疫接种,弱猪及初生仔猪不应使用。使用时按瓶签说明的头份,每头份加入1mL20%铝胶盐水稀释液,充分摇匀后,每头猪皮下注射1mL。注苗前后1周内,均不可使用各种抗生素,否则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同时在免疫前后10天在日粮中添加1%的“促免1号”,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抗体水平,促进抗体提前生成,增强免疫效果。
 
     4.7不宰杀、不加工、不贩运、不销售病猪和死因不明的猪,不食用病猪和死因不明的猪肉,病死猪和死因不明的猪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8发生本病时的防治措施
 
    ①. 发病死亡的猪只要深埋或做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圈舍、猪栏、墙壁、地面、通道、用具、工具等要彻底消毒,每周2次,直至控制疫情为止。同时在疫点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限制人、畜、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
 
    ②. 勤检查猪群,发现可疑病猪立即隔离治疗。未发病的同群猪只可用药物预防,如用2%蒽诺沙星粉50g加入20L水中,让猪持续饮用15d,也可用灭活菌苗进行紧急接种。
 
    ③. 可采用中草药方剂(主要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防治猪链球菌病。早期使用清瘟败毒饮治疗,疗效显著;预防猪链球菌病可取药方(每头剂量):野菊花6克、蒲公英4克、紫花地丁3克、金银花藤2克、夏枯草4克、大青叶3克,水煎取汁喂服。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黄连素注射液,可提高治疗效果。
 
    ④. 西药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消炎、解热,同时注意对症治疗。
    a. 抗菌疗法 ①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国际单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配合庆大霉素1~2mg/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②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③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7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每次每头猪注射5~10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体温升高者,肌肉注射安乃近或安痛定5~10毫升,每天2次,至体温降下止。
 
    b. 对症治疗 对于有脓肿情况,在脓肿变大时可以切开排出脓液,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冲洗,涂上碘酊,注意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对于慢性关节炎型,需要耐心治疗,一边防止继发,一边治疗调理,一般慢性关节炎型形成期为2~4周,因此两三天治疗无明显效果,需要长期调理,以防继发感染。
 
    链球菌前期用大量磺胺类药物治疗明显,但要注意防止磺胺类药物侵害肝脏,所以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的同时,饮水加入清肝利胆的中药或西药,以防肝肾负担过重引起的不食尿黄等症状,并适当加入抗病毒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此外,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由人传染给人。引起人的扁桃腺炎、关节炎、淋巴结炎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饲养员、兽医和猪场管理人员等接触病猪及污染物时要注意自身的防护与消毒,严防被感染。
 
    5.小结
 
    该病因发病突然,病程急,病猪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再采取药物治疗,常常未等抗菌药发挥作用,病猪已呈急性败血症死亡。因此,养殖户应根据该病流行特点,在气候多变天气制定综合防治措施。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同时对全场猪进行猪链球菌病活疫苗免疫,切实加强猪场饲养管理,做好一切应对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
2楼
找找看 发表于:2013/8/24 9:58:00
如何预防大脖子病?对于大脖子病我们都不陌生,我们所知道的大脖子病就是脖子变得粗大,大脖子的症状远远不止这些,它的危害性和影响不大,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困扰,很多患者患上了甲亢病,也会出现大脖子病症状甲减的自我检查办法有哪些的现象,清楚大脖子病,预防大脖子病很重要,具体的看看北京甲亢医院专家的介绍。
什么是大脖子病?大脖子病,医学上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是主要是由于偏远山区食物和饮水中含的碘量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生理需要,甲状腺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TSH)的抑制郑州甲亢症状表现作用减弱,垂体TSH的分泌增加,血中TSH水平升高,引起甲状腺肥大增生。
脖子病的患病率和甲状腺体积随着碘缺乏的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补充碘剂后,大脖子病的患病率显着下降。部分轻度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在机体碘需要增加的情况下可出现甲状腺肿,如妊甲状腺瘤对女性的危害大吗?期、哺乳期、青春期等。
如何预防大脖子病?在饮食上:生活中适量补充含碘高的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不能经常吃到海产食物的内陆山区,可以采用食用碘盐的方式来补碘,保证每人每日摄入100~1005微克的碘为宜。除此之外,含碘量较高的食不宜多吃,比如:白菜、萝卜,包菜等甲状腺炎的治疗费用贵不贵娠十字花科的蔬菜,因为这些物质影响碘的吸收和利用,故不宜多吃。
如何预防大脖子病?生活中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尽量多补充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肉类、蛋、牛奶等。平时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多运动,这些都会对预防大脖子病有 桥本氏病检查很大的帮助。对于大脖子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不确定是否患上大脖子病的时候,最好到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已确定是否是大脖子病。对于选择大脖子病的治疗方法 也很重要。
“介入激活阻断术”,治疗甲亢的效果好,是因为三种方法的药物在疗效上起协同作用,增强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细胞甲亢增生作用。增强抑制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产生抗体的作用。因此“介入激活阻断术”的治疗甲亢方法,具有作用强,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温馨提示:关于“如何预防大脖子病”的方法,北京国济中医医院甲亢病专家已经做了详细介绍,相信对大家怎样预防大脖子病有所帮助,得了大脖子病不要害怕,来院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3楼
baoren 发表于:2013/9/8 9:46:00
用户已锁定!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41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