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介绍

1楼
小蔡 发表于:2013/12/30 21:43:00

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介绍

饲料霉变的特征是在饲料中检测到霉菌毒素。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其生长繁殖需要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霉菌分泌的酶也会分解饲料,从而导致饲料价值的严重降低。发霉的玉米在储存过程中脂肪含量明显下降,代谢能损失可达25%之多,蛋白质品质降低,尤其是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维生素含量也随霉菌的大量繁殖而明显降低。凡是能观察到已发霉的饲料,其营养价值至少损失10%。、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除导致机体实质器官病变、免疫功能受抑制和死亡外,有些种类毒素还会引起繁殖性降低等慢性症状,在畜牧生产中不可忽视。现将几种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介绍如下: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影响动物泌尿生殖系统,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其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猪是最常见的受影响动物。猪饲粮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或超过1.0毫克/公斤,可产生雌激素过多症。母猪雌激素过多症表现为:阴户红肿,乳腺增大(尤其是初情期前小母猪)。在严重的病例中,这种症状可发展为直肠和阴道脱垂。高浓度导致的其他影响包括不发情、慕雄狂和假孕。其与幼公猪雌性化有关,如见到睾丸萎缩、包皮肿胀、乳腺增大可怀疑与此有关。但成年公猪受此影响较小,可能是成年公猪由于有足够的睾酮,因而可以避免精子生成作用减弱。据报道,猪饲粮高浓度玉米赤霉烯酮(50毫克/公斤~100毫克/公斤)对繁殖周期循环、排卵、定植和受孕产生不利影响。胎盘膜和胎儿发育受阻,造成产仔数降低和初生仔猪活力下降。玉米赤霉烯酮导致猪胚胎死亡,抑制胎儿发育和怀胎数量。大多中毒病例发生于动物采食了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新西兰和欧洲的情况同样如此。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方式是使雌二醇从子宫结合蛋白上置换出来,说明这是一种雌激素反应。猪将玉米赤霉烯酮摄入体内后,很快会被小肠吸收,经过肠黏膜和肠道微生物在肝细胞发生代谢,形成有毒代谢物,包括ɑ-玉米赤霉烯醇和β-玉米赤霉烯醇以及这两种化合物的葡萄糖苷酸结合物。大量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它的代谢物通过肠肝循环,增加了毒素的半衰期,从而增长了毒素的生物作用。

麦角类生物碱

流产可能是摄入麦角的一种可变和备受争议的后遗症,取决于受影响的动物种类和麦角菌硬粒中的生物碱含量。怀孕母猪采食受麦角碱污染的饲料,导致初生仔猪窝重下降、死产率增加、弱仔率增加、妊娠期延长或缩短。麦角碱也抑制妊娠母猪促乳素的分泌,造成乳房发育受阻和产后泌乳不足,甚至无乳。中毒的严重性与饲粮含量有关,若饲料中含有不低于0.3%的麦角菌硬粒,对整体繁殖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有害影响。猪麦角中毒引起繁殖模式改变和繁殖障碍。麦角毒素还可引起黄麦体酮水平下降,从而引起流产和早产。

其他霉菌毒素

其他霉菌毒素也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影响,黄曲霉毒素B1与牛的流产有关,吮乳犊牛通过接触乳汁中B1代谢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妊娠母猪肠外接毒T-毒素可引发胚胎毒害性。动物接触T-2毒素和二乙酰草镰刀烯醇(DAS)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产蛋量或体增重速率下降。繁殖母猪摄入T-2毒素,导致受孕率骤降、仔猪虚弱以及产仔数下降。赭曲毒素A、红色青霉毒素B、裸麦酸D和柄曲霉毒素等都有报道影响胚胎的存活。赭曲霉毒素中毒症的主要症状为免疫机能下降和肠道溃疡、公猪的精液质量降低。

霉菌防控策略

目前防控霉菌及霉菌毒素危害最关键的便是做好饲料的防霉和脱毒2个环节。

饲料防霉关键在于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选育和培养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与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使用防霉剂无法去除饲料原料中已存有的霉菌毒素,添加防霉剂仅仅只是预防未来霉菌的生长。
饲料脱毒

饲料发生霉变,尤其是大量的饲料原料发生霉变,全部丢弃会损失惨重,但是如果霉变很严重则应弃之,因其养分已严重流失,对于轻度霉变的饲料与原料,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脱毒方法一般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酶解法和吸附法。

微生物基础与养殖业 发酵饲料专业技术网 廉价饲料科学利用技术网 最好的饲料发酵剂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