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如何防治猪胃肠炎

1楼
青霉素 发表于:2010/11/9 8:48:00

1029《走进乡村》节目中,张家港市农业局兽医站的助理兽医师张文飞介绍了如何防治猪胃肠炎,以下是节目的详细内容.

本病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当或饲料品质不好(如饲料中含有杂物化学物品霉毒品)或因长途运输受感冒引起胃肠粘膜深层的炎症。兽医教学参考,兽医临床交流,犬病辅助诊断系统-t.m&R症状:病猪精神不好口臭、呕吐、大便干燥带有粘液或血液,继而拉稀、腹泻、粪内含有末消化的饲料、有酸臭味、病猪唾头拱背、体温偏高或升高、病的后期衰弱无力或站力不稳、体温下降、虚脱而死。

防治:改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清洁,喂食定时定量,防止受寒,为防止胃肠内食物腐败和有毒物质并达到消毒和收敛之效,可内服01%高锰酸钾液100ml200ml,皮下可多次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口服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脒等、按规定剂量使用。

猪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是由猪胃肠炎病毒(冠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猪的高度胃肠道传染病,特征是呕吐、剧烈腹泻、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两周龄以内的猪发病率极高,抗生素治疗无效。

症状:病猪突然发病、数日可波及全群、特征为呕吐、接着发生水样腹泻、粪便为灰白色或黄绿色,哺乳仔猪、粪中含有末消化的凝乳块,腥臭、部分病猪体温升高,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病后食欲减退或无食欲,一般二至七天死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症状轻微,死亡率较低,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理变化、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轻度充血,粘膜下有出血斑,小肠内充满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含有泡沫和末消化的乳凝块,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扩张,部分淋巴结肿胀。

防治:母猪产前一个月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患病期间可皮下多次注射葡萄生理盐水,目前无可靠治疗药物,为了防治继发感染用对症疗法,可使用庆大霉素、土霉素、磺胺药等,

中药:银花地于 黄连 黄伯 秦皮 白头翁 木香 甘草

1. 猪的肠道病有哪些特征?答:以腹泻为特征的肠道病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腹泻是指排出软的或水样的粪便,轻者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体液的大量丢失,导致猪脱水而死亡。肠道病既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感染引起,病因多种多样,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最终都表现为造成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消化吸收效率下降,一直是严重影响集约化猪场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2. 猪常见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引起猪腹泻的原因众多,在各种类型的腹泻中,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而寄生虫和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等引起的腹泻也很常见。

1)仔猪红痢:本病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主要侵害13天龄的初生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患猪表现为:突然排血痢或红褐色稀便,偶有呕吐,体质虚弱,很快死亡。特征性病变主要在空肠,外观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有时病变可扩展到回肠。

2)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特别是3天龄左右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1周龄以上的仔猪发病较少。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排出黄色粘液状的稀粪或水样粪,混有凝乳状小片和气泡。剖检可见肠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脂肠最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

3)仔猪白痢:本病也是由大肠杆菌引起,通常发生于1030天龄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是该病的诱发因素。患猪排出灰白色、浆糊样稀粪,有腥臭味。肠内有数量不等的食糜和气体,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壁变薄。

4)猪痢疾:本病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最常见于23月龄的生长猪,发病率高,但病死率较低,仔猪和成猪较少发病。无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易复发,各种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患猪表现为不同程度地腹泻,粪便中充满血液和粘液,呈棕色、红色或黑色。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5)猪副伤寒:本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13月龄幼猪,尤其是断奶后不久的仔猪最易感,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呈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急性型病例先便秘后腹泻,粪便恶臭,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发绀;慢性型病例最常见,表现为反复下痢,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黄褐、灰绿或黑褐色,恶臭。有的病例在胸腹部出现湿疹样丘疹。剖检可见盲肠、结肠有凹陷且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肝、淋巴结、肺中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

6)轮状病毒感染:本病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于8周龄以内特别是1028天龄的仔猪,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病死率较低,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晚秋、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多发。患病仔猪厌食、呕吐、下痢,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壁变薄,内容物呈灰黄色或灰黑色的液状。

7)传染性胃肠炎:本病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10天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5周龄以上的病猪则很少死亡,较大的或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特征症状是仔猪突然呕吐、水样腹泻、脱水;而成年猪的症状轻微,只表现厌食和短时间腹泻。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轻度充血,小肠充血,有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8)流行性腹泻:本病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几乎猪场内的大小猪同时发生腹泻,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仔猪可有部分死亡。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患猪呕吐,水样腹泻,明显脱水,食欲大减。病变限于小肠,肠管扩张,含有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9)球虫病:本病由等孢球虫或艾美耳球虫引起,以721天龄的仔猪最易感,特别是饲养在阴暗、潮湿、卫生不良的猪舍中的仔猪,其发病率较高。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患病仔猪排出土灰色、黄色胶冻状或水样稀便,混有大量粘液和未消化的饲料。剖检可见空肠和回肠呈卡他性炎症,肠壁增厚,并有粘液性渗出物附着或呈坏死性病变。

3. 腹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腹泻的治疗原则是首先查明和清除病因,然后清理胃肠,保护胃肠粘膜,制止内容物腐败发酵,维护心脏机能,解除中毒,预防脱水和增强抵抗力等。因此,动物发生腹泻后,除了及时查明原因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病因外,及时对症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病情紧急时甚至要先进行对症治疗,然后再作对因治疗。原因是腹泻会引起大量的体液丢失,导致动物严重脱水而衰竭死亡。因此,及时止泻和补液才能有效阻止动物死亡,为挽救动物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减少生产经济损失。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