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鸡病防治]细胞性传染病

1楼
SYC163 发表于:2006/7/12 12:42:00

2.1沙门氏菌病——鸡白痢

病原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荚膜、无芽胞和鞭毛,呈杆状或卵圆形,单个或成对排列,为兼性产气菌。此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 10min死亡,普通消毒药如0.1%高锰酸钾液、2%石炭酸液、0.2%福尔马林液,可于数分钟内杀死。

流行病学 本病在雏鸡中流行最为广泛,多发生于孵出不久的雏鸡。成年种鸡的感染,常局限于卵巢、卵和输卵管等处。除鸡之外,也见于火鸡,实验动物以家兔较敏感。
  病鸡和带菌鸡的排泄物为重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染,也可由带菌母鸡经蛋传至下一代。患病公鸡的睾丸和精液中含有病菌,可通过配种传染;病鸡粪便污染的孵化器,常为重要的传染媒介。此外,育雏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鸡舍拥挤,场地潮湿,环境污秽,饲料及养分不足等,都是发病诱因。

图3-20

症状 雏鸡 多数病雏表现不食,怕冷,翅下垂,喜挤蹲在一起,沉郁和昏睡,拉粉白色或淡黄、淡绿色稀粪,并污染泄殖腔周围的绒毛(图3-20)。排粪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呼吸困难而有“哔卜”音。死亡多在出壳后1~2周。卵内感染出现死胚,而在孵化器中被感染的以败血型为主,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3周以上的病雏,发生呼吸症状较少,白痢增多,一般较少死亡。
  成年鸡 多无明显症状,少数表现沉郁,厌食,冠与肉髯苍白,常有腹泻。有的成为隐性带菌鸡,产蛋量和受精率下降,孵化率减少,死胚蛋增加,此种病鸡只有应用血清学试验才能查出。

病理变化 雏鸡 病程较缓慢的,可见卡他性肠炎,盲肠中有白色干酪样物,堵塞肠腔。肝肿大呈棕色,有小出血点和坏死灶(图3-21),卵黄不被吸收,呈黄白色,豆腐渣样。脾肿大充血,输尿管中充满尿酸盐而扩张,肺有白色坏死结节(照片3-13)有的心肌苍白,内有粟粒大小结节(照片3-14)。对于早期死于急性败血型的幼雏,剖检病变不显。
  成年鸡 损害母鸡卵巢、公鸡睾丸和输精管。受害的卵变形、变色(照片3-15)、质地改变、卵呈囊状;卵内容如油脂或干酪状,其外包膜增厚。仍附在卵巢上的卵子,常有一延长的柄状物相连,脱落的卵子深埋在脂肪组织内。有些卵坠入腹腔,有些则阻塞输卵管内,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及肠管、脏器等粘连。

图3-21 照片3-13 照片3-14 照片3-15

公鸡病变表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或萎缩,睾丸组织内有坏死的小病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检查出隐性感染的病鸡或大群鸡检疫时,可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其操作方法:将滴管吸取诊断液(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1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或玻璃板上,随即从被检鸡冠部采血1滴放于诊断液上,用火柴棒充分搅拌均匀,2min内判定结果。
阳性:出现明显的颗粒凝集或块状凝集。
阴性:不出现凝集,或仅呈现微细的颗粒。
可疑:不易判定为阳性或阴性时,可判为可疑。

防治
  (1)建立和培育无白痢鸡群。严格检疫,对5个月以上的鸡应作3次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每次间隔1个月。将阳性鸡全部隔离和淘汰。以后可每隔3个月后重复作试验1次,直到连续2次均不出现阳性反应鸡以后,可改为每隔6个月或1年检疫1次。
  (2)加强孵化、育雏工作。孵化所用种蛋应选自无本病的母鸡,孵化前蛋壳可用3%来苏儿拭洗消毒,育雏室要保持经常性的干燥洁净,室温力求稳定。
  (3)不引进病鸡。凡病鸡内脏及死鸡尸体应焚烧或深埋。
  (4)鸡舍、运动场和一切用具以3%克辽林或3%福尔马林消毒。特别是孵化器,每次应用前后,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5)治疗 可按情况选用下列药物。
   呋喃唑酮 在粉料中加入0.02%~0.04%,连喂7天。
   抗生素 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2%~0.5%土霉素,分3次混于饲料中喂用。
   敌菌净或复方新诺明拌料,加入量为0.05%,连用5天。也可用庆大霉素、蒽诺沙星饮水。

2楼
SYC163 发表于:2006/7/12 12:44:00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是革兰氏阴性、无鞭毛、无芽胞的小球杆菌。染色后菌体呈两极染色。本菌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空气中2~3天死亡,60℃ 20min可被杀死,在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中自溶死亡。多数消毒剂可迅速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等均易感。鸭群常呈流行性,一月龄发病率高。鸡常呈散发、产蛋鸡敏感。病禽和带菌者是传染源,污染的用具、饮水、饲料及昆虫等可传播该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应激反应促使本病的发生。

症状 最急性的病禽突然发病死亡。大多数病例为急性症状,体温高,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弓背缩头,头藏于翅下,离群呆立,不愿走动。常有剧烈腹泻,粪便呈灰黄或深绿色。头冠、肉髯呈蓝紫色。呼吸困难,从口鼻流出淡黄色带泡沫的粘液,张口呼吸时,发出“咯、咯”声。病程约为1~3天。慢性的初呈鼻炎症状,逐渐消瘦,贫血,有关节炎及关节冷脓肿,切开有干酪样物质。病程可延续数周。

请看下面视频详细介绍

下载观看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常无特征性变化,有时仅在心脏冠状沟有少量出血点(图3-22)。急性型在皮下组织、腹膜、脂肪、肠系膜、肠浆膜、生殖器官等处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肝肿大,呈红黑色;表面布满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点(图3-23)。经常有肠炎变化,以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最为严重。在胸腔和腹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类似煮熟蛋黄。脾脏不肿大。慢性的除上述病变外,鼻腔及上呼吸道内积有粘稠分泌物。腹膜和卵巢出血,可见卵黄破裂,并在腹腔内存留,或在其他器官上附着干酪样卵黄物质,肉髯水肿,关节肿大,切开有炎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

图3-22 图3-23

请看下面视频详细介绍

下载观看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血液或内脏的细菌学检查,可以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鸡新城疫区别。鸡新城疫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有神经症状,腺胃出血明显,肝脏表面无针尖坏死灶,检查不出细菌。

防治 预防禽霍乱应加强饲养管理,除保持禽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外,最好定期饲喂抗生素。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三个月以上的鸡或鸭,一律肌肉注射2ml,免疫期三个月。禽霍乱弱毒菌苗,一律肌肉注射1ml,免疫期约六个月。
治疗时,可选用土霉素,按0.1%拌料;强力霉素按0.02%拌料;喹乙醇,按30mg/kg体重拌料,每日1次,连用3天。环丙沙星饮水每100kg水加纯品5g。

3楼
SYC163 发表于:2006/7/12 12:45:00

病原 本病的病原属肠道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本菌为两端钝圆的中等大杆菌,单独散在,不形成长链条。革兰氏阴性。
  大肠杆菌具有中等抵抗力。60℃加热30min可被杀死。对氯十分敏感,水中若有0.2ppm游离氯存在,即能杀死本菌,5%石炭酸、3%来苏儿等5min内可将其杀死。本菌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作临床治疗时,应先进行抗菌素敏感试验,以提高疗效。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可因粪便污染蛋壳或感染卵巢、输卵管而侵入蛋内,带菌蛋孵出的雏禽为隐性感染,在某些应激的作用下发生显性感染,并以水平传播方式感染健康雏禽。消化道、呼吸道是常见的感染门户,交配也可造成传染,环境不卫生、过冷、过热或温差大等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夏季节多发,肉用仔鸡最易感染,蛋鸡有一定的抵抗力。

症状 由于大肠杆菌侵害的部位不同,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侵害呼吸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粘膜发绀。侵害消化道后会出现腹泻,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侵害关节后表现为跗关节或指关节肿大,病鸡跛行。侵害眼时,眼前房积脓,有黄白色的渗出物。侵害大脑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震颤,弓角反张,呈阵发性。

病理变化 因大肠杆菌侵害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病理变化。
  大肠杆菌败血症:病鸡突然死亡,血液凝固不良,呈紫黑色。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铜绿色。肠粘膜弥漫性充血、出血。心包腔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肾脏体积肿大,呈紫红色。肺脏出血、水肿。
  肝周炎: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图3-24)。肝脏充血、质地变硬。

图3-24 图3-25 照片3-16 照片3-17 图3-26

气囊炎:气囊混浊,壁增厚,不透明,气囊内有粘稠的黄色干酪样分泌物(图3-25)。
  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包腔中有脓性分泌物,心包膜及心外膜上有纤维蛋白附着,呈白色。严重者,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图3-24、照片3-16)。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侵害雏鸡与成年鸡,以心脏、肠系膜、胰脏、肝脏、肠管多发。眼观,在这些器官可发现粟粒大的肉芽肿结节(照片3-17)。
  关节炎:多见于跗关节和指关节,表现为关节肿大,关节腔中有纤维蛋白渗出或有混浊的关节液,滑膜肿胀、增厚。
  全眼球炎:单侧或双侧眼肿胀,有干酪样渗出物,眼结膜潮红,严重者失明。
  输卵管炎:输卵管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层状,输卵管粘膜充血、增厚。
  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坏的卵黄,腹腔脏器的表面覆盖一层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袢互相粘连,卵泡变形,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不正常色泽,有的卵泡皱缩。
  鸡胚与幼雏早期死亡:受感染的卵黄囊内容物,从黄绿色粘稠物质变为干酪样物质,或变为黄棕色水样物。也有一些鸡胚在出壳后直至3周龄这段时间陆续死亡,除卵黄变化外,多数病雏还有脐炎,生活4天以上的鸡雏经常伴发心包炎。被感染的鸡胚或鸡雏也可以不死亡,则常表现卵黄不吸收与生长不良(图3-26)。
  脑炎型:幼雏及产蛋鸡多发。脑膜充血、出血,脑实质水肿,脑膜易剥离,脑壳软化。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
  本病在临床上易与败血霉形体相混淆,霉形体尽管也引起气囊炎、心包炎等变化,但其呼吸道症状较为突出,发病慢,病程长,多发生于1~2月龄鸡。

防治 加强卫生管理是预防大肠杆菌的关键。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本病的爆发。免疫接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可选用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敌菌净、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等药物。若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菌药用于治疗。用药与加强卫生管理相结合,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4楼
SYC163 发表于:2006/7/12 12:46:00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单个、成对或呈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抵抗力强,对干燥、热和0.9%氯化钠有抵抗力,在脓性渗出物中可长期存在。反复冻融30次仍能存活。70℃ 1小时或煮沸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所有禽类都可感染,尤其是鸡和火鸡。鸡中以肉鸡最易感,各种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但发病以40~60日龄的鸡最多,成年鸡发病较少。创伤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雏鸡脐带感染也是常见的途径。

症状与病变
急性败血型:病鸡精神不振或沉郁,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胸腹部(甚至波及嗉囊周围)、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潴留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液,外观呈紫色或紫褐色,有波动感,局部羽毛脱落,或用手一摸即可掉脱,有的病鸡可见自然破溃,流出茶色或暗红色液体,周围羽毛被沾污,局部污秽,有的鸡在翅膀背侧及腹面、翅尖、尾、脸、背及腿等不同部位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炎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痂,暗紫色,无毛(图3-27)。早期病例局部皮下湿润,暗紫红色,溶血,糜烂。这些症状多发生于中雏,病鸡在2~5天死亡,急性者1~2天死亡。有时在急性病鸡群中也可见到关节炎症状的病鸡。

图3-27 图3-28 照片3-18

关节炎型:病鸡可见多个关节肿胀,特别是趾关节,呈紫红或紫黑色,有的见破溃,并结成污黑色痂,病鸡表现跛行(图3-28)。有的鸡出现趾瘤,脚掌肿大。有的趾尖发生坏死,呈黑紫色,较干涩,此型病程多为10余天,有的病鸡趾端坏疽,干脱。关节腔内有浆液、或脓性、纤维素性分泌物(照片3-18)。
  除此之外,还可发生眼球炎、脐炎和肺炎等病变。

诊断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发病特点、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作综合诊断。内容包括采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直接见到葡萄球菌,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防治 预防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皮肤损伤;定期用0.3%过氧乙酸对鸡舍进行消毒等;也可应用疫苗,但保护期较短。
  治疗时,多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用药前可先作药敏试验。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红霉素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楼
SYC163 发表于:2006/7/12 12:46:00

病原 鸡败血霉形体,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用姬姆萨染色法着色较好,一般呈卵圆形,在含有丰富马血清的人工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状。能在7日龄鸡胚卵黄囊内繁殖,接种后5~7天胚体死亡。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离体后迅速失去活力,常用消毒药能将它杀死。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的鸡和火鸡都能感染发病,以1~2月龄多见。其他野禽也有发生感染的报告。
  病鸡与带菌鸡为主要传染来源,经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染;带菌蛋孵出的雏鸡,可成为传染的媒介。此外,配种时也可发生传染。某些特殊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鸡嗜血杆菌等)及呼吸道病毒对本病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鸡群拥挤,幼鸡与成年鸡混群饲养,皆是本病爆发和复发的诱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流行较重,幼鸡常大批流行,成年鸡多呈散发。

症状 病鸡表现为气管啰音,流浆液性和粘性鼻漏,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污染,咳嗽,打喷嚏,气喘和呼吸困难。病的后期若鼻腔和眶下窦蓄积渗出物,则眼睑肿胀,眼部突出(图3-29)。由于眼球受压,致使一侧或两侧眼睛失明。成年鸡的症状较缓和,体重减轻,产蛋量下降。
  本病通常呈慢性经过,有的病例可长达1个月以上,幼鸡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康复鸡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体内仍带菌。

图3-29 图3-30 照片3-19

病理变化 上部呼吸道及气囊呈卡他性炎,气管粘膜增厚。早期气囊膜轻度混浊,表面附有增生性结节病灶,呈念珠状。随着病情加重,气囊中含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图3-30)。肺有时可见到肺炎灶。严重的慢性病例,眶中窦粘膜发炎,窦腔中积有混浊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照片3-19)。眼球破坏,在眼结膜中能挤出灰黄色干酪样物质。

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剖检,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为确诊须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本病应与下列疾病作区别诊断。
  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原为病毒。秋冬流行,传播快,死亡率高。突然发病,阵发性咳嗽及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张口伸颈作喘息姿势,病程1~4周。
  鸡传染性鼻炎 本病由鸡嗜血杆菌引起,主要致使鼻腔、头、窦发炎。病鸡表现流涕、打喷嚏,面部浮肿,眶下窦肿大,结膜发炎,眼球陷入四周肿胀的眶内。剖检可见头窦、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与窦性渗出物,随后变成干酪样坏死物,重病例气管粘膜也有炎症,偶有肺炎和气囊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原体为病毒。主要危害雏鸡,传染快,表现流涕、气喘、咳嗽、打喷嚏及发生气管啰音。新生雏鸡死亡率高,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剖检见到气管内有粘稠渗出物或黄色干酪样物,气囊卡他性或纤维素性炎。常有肾脏肿大、出血和盲肠扁桃体出血。

防治
  (1)定期检疫,淘汰阳性鸡,建立无病鸡群。引进种鸡、苗鸡、种蛋时需从确实无病的鸡场购入。
  (2)产蛋前或产蛋期间,在种鸡的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对于雏鸡出壳后,用链霉素(100单位/ml)喷雾或滴鼻(2000单位/只),以控制发病。
  (3)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要求鸡舍内鸡群密度不宜过高,通风透光良好,能防受寒湿,饲料配合应恰当,并且应做定期驱虫和隔离消毒工作。
  (4)治疗可用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与红霉素疗效次之。以链霉素的疗效最好。成年鸡每只肌注链霉素0.2g,每日一次,连用2~3天,5~6周龄幼鸡每只肌注50~80mg。一般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大群治疗时,可在每kg饲料中添加土霉素1~2g,充分混和,连喂1周。强力霉素、环丙沙星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46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