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在春季牧草种植如何防“春旱”

1楼
桂云 发表于:2012/3/28 13:31:00

1.品种选择技术


  根据牧草品种抗旱性和抗寒性的差异,结合春旱对泥土墒情影响的强度和范围,选择苗期耐低温、种子拱土能力强、较抗旱的牧草品种。在比较干旱瘠薄的地块,可以选择种植苜蓿、沙打旺和草木樨等豆科牧草和高羊茅、苏丹草和甜高粱等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泥土比较肥饶、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可以选择种植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欧洲菊苣、籽粒苋和串叶松香草等高产品种。


  2.种子处理技术

  播前精选和晾晒。通过去杂、去瘪粒,获得比较平均一致的种子;精选的牧草种子纯度应在96%以上,净度在98%以上。播前选择晴天晒种三天,以进步发芽率、抗病性和出苗整洁度。

  打破休眠和降低硬实率处理。有些牧草种子如苜蓿、沙打旺等具有休眠性,硬实率较高。为进步种子的萌发能力,播种前可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擦破种皮,用石碾或用碾米机进行碾压,或种子中掺入一定数目沙石在砖地轻轻摩擦,使种皮粗拙发毛。碾压和摩擦时间的是非,以种皮表面粗拙起毛、不压碎种皮为原则,这一方法适于处理苜蓿等小粒种子,可进步发芽率近1倍。对于颗粒较大的种子如红豆草,常采用50℃60℃水中浸泡30分钟处理的方法。有时也可用浓硫酸处理,将浓硫酸加入种子中拌匀处理2030分钟,种皮泛起皱纹后,放入净水中将酸洗净,晾干后再播种。

  种子包衣和催芽处理。播种前,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牧草种子进行包衣,既可增强根系活力、进步种子的抗旱性,还能防治苗期病虫危害;对豆科牧草在播前可以将根瘤菌接种与包衣结合起来,既可以进步豆科牧草的固氮能力,又可进步种子的发芽率。墨西哥玉米等具有蜡质膜的硬实种子,播种前23天,将种子置于40℃温水中浸泡1012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0℃25℃前提下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后,置于阴凉干燥处晾6小时后炼芽。


  3. 施肥调水技术


播前,结合整地施用有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2吨。在泥土中增施钾肥,可以通过减少牧草幼苗的蒸腾损失来进步水的利用率,增强抗旱力;一般结合播种每亩施氧化钾35公斤为宜。施用化肥时,化肥要深施,使种、肥分离,避免烧种子和幼根,影响出苗。

  4.保墒造墒播种技术


  顶凌播种。冬季降雪或降雨较多的地方,当泥土消冻土层达6厘米时,可直接将牧草种子播到冻土层,利用底墒促使种子发芽,苜蓿、白三叶、沙打旺等均可采用此法播种。


  抢墒播种。春季降雨较少的地方,地表干土层厚度34厘米,在牧草常规播期前1015天假如泛起降雨,可将牧草种子的播期提早至降雨后,播种时,要随播随盖并尽量拍实地表,以防跑墒。

  引墒播种。粘土较重或耕翻后易形成大土块、地块底墒差的地方,牧草播种前34天,可先将较大的土块打坏并用石磙弹压一次,越日早晨地皮退潮后播种,随播随搪,防止跑墒,在播种23天后再搪一次,使下层水分逐渐上移,以利于为牧草种子提供发芽出苗所需的泥土水分环境。

  提墒播种。地表干土层35厘米但底墒较好的地块,在播种前,对地块耙耱或弹压进行提墒,以促进牧草种子萌发生长,进步幼苗的抗旱能力。


  借墒播种。地表干土层厚度超过56厘米但底墒较好的地块,犁一条较深的沟,在沟底的湿土层中播种,再在种子上笼盖一层湿土,浅盖土后轻压,并留存犁沟,这样可使牧草种子利用底墒吸收泥土下层的水分,促进萌发和出苗。


  造墒播种。地表干土层超过1012厘米且底墒不好的地块,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源造墒,特别是对穴播牧草进行造墒穴播效果更好。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或欧洲菊苣等牧草穴播时,播种深度一般810厘米,每穴浇水1.01.5公斤,待水下渗后将种子播于穴中,然后盖土,先盖湿土,后盖干土,促进出苗。


春季种植牧草的成功与否,主要受环境前提中两大因素的制约,即春旱春寒。这两个因素中任何一个泛起或交互泛起,均会造成播期延迟、播后出苗不全不齐、缺苗断垄等现象,也会导致春季牧草播种面积下降,终极会直接影响全年人工牧草的种植和优质牧草的出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