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蚯蚓粪对畜舍中C02浓度的影响
通过表4-4可见,6次取样蚓粪组与锯屑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肉鸡舍以蚓粪为垫料可以有效去除畜舍内的CO2
表4-4蚓粪对畜舍CO2,浓度的影响%
日
期
处理 |
7月6日 |
7月16日 |
7月26日 |
8月5日 |
8月15日 |
8月25日 |
锯屑组
蚓粪组 |
0.99±0.017A
0.09±f0.016B |
0.89±0.021A
0.086±0.003B |
1.02±0.0021A
0.095±0.002B |
0.99±0.002A
0.35±0.034B |
0.89±0.002A
0.087±0.022B |
1.02±0.003A
0.12±0.014B |
注:数据用Mean±SE表示,纵行标注不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他本身无毒性,对家畜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缺氧,引起慢性中毒。通风良好的畜舍CO2含量比大气高出50%以上,如果畜舍卫生管理不当、通风设备不良、或容纳家畜数量过多,CO2的积存量可达0.5%~1.0%。本试验结果发现用蚯蚓粪做垫料可以降低畜舍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家畜提供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空气环境。
2.4蚯蚓粪对畜舍中相对湿度的影响
从表4-5可以看出6次取样,一次下雨空气相对湿度饱和外,5次均降低,其中4次差异极显著(P<0.O1),一次差异显著((P<0.05),说明蚓粪对保持畜舍干燥环境有效果。
表4-5蚓粪对畜舍相对湿度的影响(%)
日
期
处理 |
7月6日 |
7月16日
雨天 |
7月26日 |
8月5日 |
8月15日 |
8月25日 |
锯屑组
蚓粪组 |
85±1.15A
70±2.31B |
100a
100a |
79±3.46A
74±2.31B |
87±1.15A
74±2.31B |
85±1.15A
?S±1.15B |
94±2.31a
87±1.15b |
注:数据用Mean±SE表示,相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一般温度条件下,气湿对畜体的热调节没有影响。但在高温和低温情况下,高湿对畜体的影响就较大。
高温时,畜体主要依靠蒸发散热,而蒸发散热量正比例于畜体蒸发面(皮肤和呼吸道)水汽压和空气水汽压之差。畜体蒸发面的水汽压决定于蒸发面的温度和潮湿程度,皮肤温度越高,越潮湿(如出汗)则水汽压越大,越有利于蒸发散热。空气水汽压升高,畜体蒸发面水汽压与空气水汽压之差减少,则蒸发散热量也减少。
低温时,如果空气湿度大,潮湿空气的导热性和容热量都比干燥空气大,而且潮湿空气善于吸收畜体的长波辐射热。另外,家畜的被毛和皮肤在高湿时能从空气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使被毛和皮肤的导热系数提高,降低体表的隔热作用。因此,在低温时,高湿显著增加非蒸发散热量,使畜体感到更冷。
高湿时,能促进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空气湿度高时,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时,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机体病后的过程较为沉重,死亡率也较高。低温高湿时,家畜易患各种感冒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炎、肌肉炎、神经痛、消化道疾病等。但在温度适宜时,高湿有利于灰尘下沉,空气较为洁净,对防止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利。
本试验结果表明,以蚯蚓粪做垫料,能显著降低畜舍的相对湿度,为家畜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5蚯蚓粪对垫料、新鲜鸡粪中含水量、有机质、氮、磷、钾的影响
表4-6蚯蚓粪对垫料、新鲜鸡粪中含水量、有机质、氮、磷、钾的影响(DM%)
原料 |
含水量
|
有机质
|
总氮(N)
|
全磷 |
全钾(K2O
|
对照组垫料
处理组垫料
对照组新鲜鸡
处理组新鲜鸡粪 |
25.43±2.54b
30.40±2.22a
63.27±2.36a
59.00±2.48b |
69.22±5.24A
46.63±3.31B
43.3±2.56a
44.56±2.67a |
3.24±0.26A
2.62±0.19B
3.87±0.22a
3.84±0.20a |
1.13±0.12a
1.02±0.l0a
2.47±0.19a
2.43±0.19a |
0.19±0.0la
0.15±0.0lb
1.74±0.16a
1.71±0.17a |
注:数据用Mean±SE表示,相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从表4-6可以看出,蚯蚓粪垫料组垫料含水量高于锯屑垫料组,差异显著((P<0.05),而表4-4表明,蚯蚓粪垫料组畜舍相对湿度低于锯屑垫料组畜舍,推测蚯蚓粪吸水性高于锯屑,从而保证了畜舍空气的相对干燥;蚯蚓粪垫料组垫料肥效低于锯屑垫料组,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全钾含量差异显著(P<0.05),推测是由于蚯蚓粪中氮、磷、钾含量相对较低之故;蚯蚓粪垫料组新鲜鸡粪含水量低于锯屑垫料组,差异显著((p<0.05),推测是由于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从而使该舍鸡拉稀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所致;蚯蚓粪垫料组新鲜鸡粪肥效低于锯屑垫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推测是由于该舍环境条件得到改善,鸡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所致。
2.6蚯蚓粪对垫料中球虫卵的影响
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对垫料中球虫卵的影响见表4-7。从表中可以看出,6次取样蚓粪组球虫卵数量较锯屑组均低,其中第一次取样差异显著((P<0.05);第二次取样蚓粪组显著低于锯屑组(P<0.01);第三次取样差异不显著((P>0.05),但含量有所下降;第四次取样蚓粪组球虫卵数量较锯屑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第五次取样蚓粪组球虫卵数量较锯屑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第六次取样蚓粪组球虫卵数量较锯屑组低于,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蚓粪用做垫料,尤其在60日龄前,有利于控制鸡的球虫病:随着鸡日龄的增大,鸡体抵抗球虫病的能力会逐渐加强。
表4-7蚓粪对垫料球虫卵的影响
日
期
处理 |
7月6日 |
7月16日 |
7月26日 |
8月5日 |
8月15日 |
8月25日 |
锯屑组
蚓粪组 |
8.00±0.81a
5.75±1.26b |
47.25±1.71A
41.50±1.29B |
20.75±2.50a
18.25±1.26a |
12.5±0.96A
9.75±0.96B |
4.50±1.29a
2.00±0.82b |
2.25±1.26a
1.25±0.52a |
注:数据用Mean±SE表示,相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肉鸡垫料中的球虫卵在30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升高,30日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0日龄降到最低。黎观红发现在球虫卵囊数量第四周和第五周龄时达到最高值,并在第七周龄时下降[105,106l:Long.、Karim和Mizu等发现在第4~6周龄卵囊数量最高。本试验与他们的报道相一致。因此,球虫病的防治在雏鸡阶段更为重要。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是幼龄鸡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成鸡一般不发病,但可成为带虫者,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来源,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规模化鸡场球虫病发生率高达100%,据统计,从世界范围看,鸡球虫病每年能造成6千万1亿2千万美元的损失,高温高湿、空气污浊可以诱发该病的发生,有时可使鸡的死亡率高达70%[107.108],还可以破坏鸡体的消化功能、降低饲料报酬、抑制鸡群的健康生长,给养鸡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球虫病也就成为养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表4-7、图4-3可以看出,用蚯蚓粪做肉鸡垫料,使鸡舍中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并可降低鸡舍相对湿度,有利于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2.7蚯蚓粪对新鲜鸡粪大肠杆菌的影响
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对新鲜鸡粪中大肠杆菌的影响见图4-3
从图4-3可以看出,蚯蚓粪组肉鸡胃肠道中大肠杆菌明显低于锯屑组((P<0.01),说明用蚓粪做垫料对鸡的健康有利,可以使肠道菌群趋于合理.
近几年,鸡的大肠杆菌病呈多发趋势,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的肉鸡场,爆发大肠杆菌病常常引起鸡只大面积的死亡,给禽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也是畜禽肠道的正常栖居菌,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卫生条件好的禽场,本病造成的损失很小,但在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的禽场,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雏鸡发病率可达30%~50%,而且由于养鸡业中使用药物的增多,一旦发病,不易治疗,死亡率几乎达到70%[109.110]蚯蚓粪用做肉鸡垫料,可以有效控制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从而使鸡群不发病、少发病,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降低成本,同时为养殖业中绿色无公害产品、生态产品的生产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