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位广西各市区县畜牧负责人以及产业带头人齐聚助农基地,共探生态循环养殖新路径
一、活动概况
2025 年 8 月 7 日,由广西畜牧总站精心组织,一场规模宏大的参观培训活动在广西助农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盛大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西各市区县的畜牧负责人以及产业带头人等总计 140 余人踊跃参与。活动旨在深入推广生态养殖理念,展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为推动广西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参观培训路线及内容
(一)发酵大棚
1.粉碎发酵牧草区域:踏入发酵大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碎发酵牧草区域。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这里选用了多种优质牧草作为原料,如糖蔗3号、高稻草2号等。这些牧草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养殖动物的优质饲料来源。在粉碎环节,采用了先进大型的超细青绿牧草秸秆粉碎发酵一体机,集粉碎、混合、发酵等多功能于一体,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确保有益微生物能够充分繁殖,对牧草进行高效发酵。经过发酵的牧草,不仅口感更佳,易于动物消化吸收,而且其营养成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例如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纤维素结构得到优化,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2.搅拌饲料区域:紧邻粉碎发酵牧草区域的是搅拌饲料区域。在这里,发酵后的牧草与其他饲料原料,如玉米粉、豆粕、麸皮等,按照科学的配方进行精准混合。现场配备了自动化搅拌设备,能够快速、均匀地将各种原料搅拌在一起,确保每一份饲料的营养成分都保持一致。这种科学配比的饲料,能够满足养殖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为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坚实保障。
(二)生态发酵床鸡舍与猪舍
考察团一行来到生态发酵床鸡舍,只见一群雏鸡在舍内欢快地觅食、饮水,与传统鸡舍截然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丝毫难闻的气味。该鸡舍采用了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先进养殖方法。在鸡舍底部铺设了一层厚度约为 15厘米的垫料,垫料主要由农村常见的木屑、刨花、稻壳、等组成,并在其中接种了专业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床复合菌。鸡群直接生活在垫料床上,其粪便会被垫料中的各种发酵菌迅速分解。这种发酵床养鸡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实现了鸡舍内无臭味,改善了鸡的生长环境,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几率。其次,鸡舍采用全开放式设计,通风透气良好,温湿度容易调节,非常适宜鸡的生长。此外,发酵后的垫料还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随后,考察团来到发酵床猪舍。与鸡舍原理相似,猪舍地面同样铺设了垫料接种了微生物菌种。猪只的排泄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舍内始终保持干燥清洁,有效解决了传统养猪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难题。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能调节舍内温度,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发酵后的垫料作为有机肥还田。这两种发酵床养殖模式,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巧妙运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养殖污染,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为生态环保养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让考察团成员们对生态养殖的未来充满期待。
(三)无臭环保猪舍
1.运用部分发酵饲料养猪技术:走进无臭环保猪舍,能明显感受到这里环境的清新。其中,部分发酵饲料养猪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技术将部分饲料进行发酵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被猪吸收。例如,发酵后的饲料中,大分子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淀粉被转化为糖类,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猪食用发酵饲料后,生长速度加快,饲料转化率提高,同时减少了粪便中未消化营养物质的排出,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运用发酵中草药防控非瘟技术:面对非洲猪瘟这一严峻挑战,广西助农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创新,采用了发酵中草药防控技术。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选用了多种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功效的中草药,如黄芪、板蓝根、大青叶等,将其进行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中,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被充分释放和转化,增强了其药效。通过在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发酵中草药,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日常消毒也是用发酵好的菌液,形成体内外相结合的防控组合,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发生。实践证明,在采用该技术的猪舍中,猪群的免疫力明显增强,对非洲猪瘟的抵抗力显著提高,发病率大大降低。
3.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广西助农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猪场在粪污处理上,依托微生物技术构建了一套高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粪污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高品质液态有机肥,实现了粪污的生态环保处理与高效利用。在处理过程中,猪场收集的粪污被引入专门的发酵池中,同时投入专业处理粪污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迅速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成分。经过充分发酵,原本污染环境的粪污摇身一变,成为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液态有机肥。这种液态有机肥优势显著,不仅肥效高,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而且经过科学发酵处理后,性质温和,浇灌农作物时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保障了作物的健康生长。通过将其用于浇灌周边农作物,实现了粪污的就地消纳,既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形成了 “养殖 — 粪污 — 种植” 的良性生态循环,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粪污处理典范。
(四)现代化童鸡育雏室
现代化童鸡育雏室为小鸡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育雏室内配备了先进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小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调节室内环境参数。例如,在小鸡刚孵化出的前几天,将温度控制在 32℃ - 35℃,湿度保持在 60% - 65%,随着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温度和湿度。同时,喂料和饮水设备都有所改良,确保小鸡能够及时获取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此外,室内采用了严格的消毒防疫措施,定期对育雏室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病菌滋生,为小鸡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这里,小鸡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达 98% 以上。
(五)浮萍新品种介绍,养殖场有机废水微生物发酵后种植浮萍处理系统
1.浮萍新品种特性:基地负责人介绍了两种新引进的浮萍品种,如高蛋白与高淀粉株系浮萍,这两个浮萍新品种生长优势显著,在温带和热带可全年生长,30 小时生物量就能翻倍,生长速度极快且基本无病虫害,适宜环境下年亩产鲜萍超 45 吨,为应用提供充足原料。营养价值上,二者堪称 “营养担当”。高蛋白株系干基粗蛋白 25%-31%,淀粉超 18%,总氨基酸逾 20%;高淀粉株系干基淀粉一般超 33%,最高达 45%,粗蛋白约 24%,总氨基酸超 18%,能满足养殖动物营养需求。
2.有机废水微生物发酵后种植浮萍处理系统运作:养殖场有机废水首先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将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将发酵后的废水引入浮萍种植池,为浮萍提供丰富的养分。浮萍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净化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进鱼塘。同时,收获的浮萍可作为优质饲料用于养殖动物,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种处理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养殖场的污水排放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活动总结与展望
此次参观培训活动,为各市各县的畜牧相关负责人以及产业带头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实地参观和专业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生态养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深刻认识到生态养殖对于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广西助农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所展示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模式,如发酵饲料应用、发酵床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各地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展望未来,希望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引导更多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同时,期待广西畜牧总站能够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态养殖技术,为广西畜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联系人:蒋荣健场长 13507889320、王纲杰副场长 19195968227、梁燕华接待办主任13557045676
【视频】广西助农大化分公司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简介
【视频】欢迎你亲临广西助农运用发酵床和发酵饲料的环保低成本养殖基地交流
【视频】一百多名畜牧技术服务人员到广西助农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学习交流 #广西助农 #生态循环养殖 #广西助农研学基地
【视频】广西助农承担的2024年大化县兽医社会化服务启动,多年受肯定 #兽医社会化服务 #在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实训
【视频】广西助农现代农牧生态循环科技研学示范基地喜迎大批学员到场进行研学,圆满成功 #生态养殖 #微生态养殖技术
- 上一篇:发酵牧草养鹅:开启高效养鹅新模式 [2025-08-07]
- 下一篇:【视频】养鸭致富的秘诀:科学养殖与市场策略全解析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