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节发力:微生物技术破解猪场臭味难题,助力环保达标
近期,全国范围内的养殖环保风暴再度升级,辽宁、湖南、广西等地多家养殖场因排污不达标、臭味扰民等问题被查处,部分企业面临关停风险。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猪场的臭味治理与污染防控已成为生存发展的必答题。而微生物技术的兴起,为猪场从养殖到粪污处理的全环节污染治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既能破解臭味难题,又能实现环保达标。
一、猪场臭味与污染的多环节来源
猪场的臭味与污染并非单一环节造成,而是贯穿于养殖全流程:
1.养殖栏舍内:猪只的粪便、尿液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不仅刺激猪群呼吸道,降低免疫力,更会弥漫至周边环境,引发邻里投诉。
2.粪污堆放区:未及时处理的粪便堆积后,厌氧发酵加剧,恶臭气体大量释放,同时滋生蚊蝇,成为致病菌的温床。
3.废水处理区:冲洗栏舍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及悬浮物,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散发腐臭味,还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形成黑臭水体。
4.病死动物处理: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病死猪体腐烂会产生恶臭,同时可能导致病菌扩散,引发二次污染。
这些环节的污染问题相互关联,若仅针对单一环节治理,往往事倍功半。而微生物技术的核心优势,正在于能针对不同环节的污染特性,实现 “一菌多能” 的全链条防控。
二、微生物技术在猪场多环节的应用逻辑
微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利用自然界中有益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广西助农公司研发的复合微生物处理剂,正是通过科学配比芽孢杆菌群、硝化细菌、酵母菌群等多种功能菌群,实现对猪场多环节污染的精准治理。
1. 养殖栏舍:源头抑制臭味产生
栏舍内的臭味主要源于粪便中含氮物质分解产生的氨气。通过在栏舍地面、垫料中定期喷洒微生物处理剂如“养殖场快速除臭消氨剂”,其中的硝化细菌可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芽孢杆菌则快速分解未被及时清理的粪便有机物,从源头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生成。同时,菌群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繁殖,改善栏舍微环境,降低猪群患病风险。
2. 粪污堆放区:快速除臭与减量化
粪污堆放时的恶臭是猪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将微生物处理剂“多功能粪水粪便快速除臭发酵剂”激活后均匀泼洒在粪堆表面,酵母菌群与光合细菌可通过好氧代谢,加速有机物分解,减少厌氧发酵产生的臭味;絮凝菌则能促进粪便中悬浮物凝聚,实现粪污减量化,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机肥)奠定基础。实践表明,持续使用可使粪堆恶臭强度降低 80% 以上,蚊蝇数量显著减少。
3. 废水处理:从黑臭到清澈的蜕变
猪场废水富含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黑臭。微生物处理剂“高效率污水生物处理活菌剂”通过 “分解 + 转化” 双路径发挥作用:芽孢杆菌群分解大分子有机物,降低化学需氧量(COD);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协同作用,将氨氮、总磷转化为氮气和无害盐类;抑控蓝藻类菌则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避免蓝藻爆发。只需简单的沉淀池,即可实现废水净化 —— 处理成本仅约 1 元 / 立方米,20-45 天内即可让黑臭废水变得清澈,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4. 病死动物处理:无害化与安全降解
病死动物若处理不当,会成为病菌传播和恶臭的源头。“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微生物处理剂中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与复合酶助剂,能快速穿透动物机体,加速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降解,同时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实现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无需高温高压设备,操作简便,且无二次污染。
三、微生物技术的核心优势:高效、低成本、易操作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处理、大型设备过滤等方式,微生物技术在猪场污染治理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1.低成本运行:处理 1 立方米废水仅需 1 元左右,远低于传统工艺的设备投入与能耗成本,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负担。
2.适应场景广:5℃以上水温即可发挥作用,低温季节无需额外加热;无论是栏舍喷洒、粪堆泼洒还是废水处理,只需简单激活后均匀施用,无需专业设备。
2.效果持久稳定:菌群在适宜环境下可自主繁殖,持续发挥净化作用,避免污染反复。如某猪场将废水排入周边山塘后,采用微生物技术治理,仅 24 天就实现了水体从黑臭到清澈的蜕变,水质达到养鱼标准。
四、结语:微生物技术引领猪场绿色转型
在环保风暴常态化的今天,猪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污染治理能力的提升。微生物技术以其 “多环节覆盖、全流程净化” 的特点,既能从源头解决臭味难题,又能实现粪污、废水的达标处理,为猪场节省环保投入的同时,规避政策风险。
未来,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优化,其在养殖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猪场经营者若能主动拥抱这一技术,从养殖到粪污处理的每个环节科学施策,不仅能守护周边的绿水青山,更能为自身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购买产品与技术咨询请联系我们我专业技术员:吴承超18877762510(微信同号)
- 上一篇:猪只病毒性腹泻与细菌性腹泻的鉴别与治疗 [2025-08-04]
- 下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8月3日)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