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微生物技术让食用菌菌糠变成廉价但非常优质的畜禽饲料

2025-07-03 06:41:09      点击: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愈发受到关注。食用菌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菌糠废弃物。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为这些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其从废弃物转变为廉价且优质的畜禽饲料,在缓解饲料资源匮乏问题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食用菌菌糠的特性与现状

菌糠的来源与组成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培养基通常由木屑、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棉籽壳等高纤维农副产物,以及醋糟、酒糟、造纸厂废液等工业下脚料组成。采摘食用菌后,培养基中剩余的废弃物即为食用菌菌糠或菌渣,其包括培养基原料残渣和菌体遗留物。


由于国内各地区栽培的食用菌菌种不同,培养基原料的选用也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多以木屑、农作物副产品(如秸秆等)作为培养基原料;河北、山东等地主要采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再搭配少量麦麸来培养食用菌;长江三角洲地区则以稻草、牛粪为主料培养食用菌。

菌糠饲料的营养价值提升

菌糠原料多为秸秆、木屑、麸皮等高纤维农作物副产物,原本具有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消化吸收率低等缺点,饲用价值不高。然而,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其能够将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生物降解,生成菌类多糖、有机酸和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同时,菌糠原料本身含有丰富的钙、磷、灰分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改善,适口性与饲用性能也大幅提升。


不同种类菌糠原料栽培前后养分变化程度不同。例如,以醋糟、棉籽壳为原料的菌糠,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 7.3% 和 8.5%;玉米芯菌糠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比玉米芯原料提高 3.54%,粗纤维含量下降 16.55%;水稻秸秆菌糠的粗蛋白质含量提升 4.11%,粗纤维含量下降 51.33%,粗灰分含量升高 26.05%。

1602406858122881.jpg



菌糠处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食用菌菌糠数量庞大。中国食用菌产量从 2000 年的 664 万吨升至 2016 年的 3596 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 75% 以上。由于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培养基的生物学效率只有 10%~40%,每栽培 1kg 食用菌会产生 2.4~9kg 菌糠,仅 2016 年就至少产生 8690 万 t 食用菌菌糠。


大量未被转化利用的食用菌菌糠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与此同时,我国一直面临着饲料资源匮乏、农作物价格持续上涨等问题,这对畜牧行业的发展前景构成了威胁。因此,充分开发菌糠类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其转化为动物可消化利用的饲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602380902132116.jpg 


菌糠发酵饲料的微生物技术应用

发酵菌糠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般来说,菌糠发酵饲料的制作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挑选干净、菌丝洁白的菌糠,将其进行粉碎、搅拌,然后进行高温灭菌、过筛,最后冷却。

  2. 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菌株活化,使活化后的菌株数量控制在 1×10⁹CFU/g 以上,再将其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3. 将发酵菌株和发酵缓冲剂接种到已灭菌的菌糠中,进行密封发酵。

  4. 发酵完成后,将菌糠摊开晾晒、干燥,最终得到菌糠发酵饲料。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试验步骤和操作大致相同,但由于不同菌糠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发酵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发酵菌种类、温度、pH 等因素都会有所不同。此外,当采用多菌种共同发酵时,接种次序、时间、比例等因素也会对发酵效果产生影响。



菌糠及菌糠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菌糠主要由玉米芯、麸皮、木屑等高木质纤维素原料组成,具有膳食纤维和非淀粉多糖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但由于肉鸡没有足够的内源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因此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的方式对菌糠中木质纤维素进行降解、破坏,可提高肉鸡肠道对纤维多糖原料的利用率。


韩鹏伟等研究发现,用 6% 发酵杏鲍菇菌糠代替肉鸡饲粮中玉米,饲养前期的经济效益高于饲养后期,能显著增加整个饲养阶段肉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肉料比。Feng 等通过利用产生木聚糖酶的蜡状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麸皮,替代饲粮中 5% 玉米饲喂肉鸡,发现其对肉鸡生长性能未产生不利影响,但增加了肉鸡空肠淀粉酶活性和肠道菌群丰富度。


张书良等以 4:1 和 3:2 的比例将玉米粉和杏鲍菇菌糠混合饲喂肉鹅,结果显示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 37.84% 和 27.50%,混合比例 3:2 时经济效益最好。也有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基础饲粮中添加 5g/kg 茶树菇菌糠多糖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肉鸡免疫能力,其中溶菌酶 C 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显著提高 22.4% 和 49.2%。闫昭明等在鸡饲粮中用金针菇菌糠替换基础日粮中玉米和豆粕,结果显示肌肉红度显著降低,鸡肉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


邹知明等试验发现,在肉鸭饲养前期饲粮中添加 20% 平菇发酵菌糠可极显著降低雏鸭的生长性能、日采食量;在肉鸭生长后期,添加 20% 发酵菌糠再配以 2% 的植物精油能显著提高肉鸭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这可能是因为肉鸭在不同生长时期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不同,以及植物精油的协同改善作用,导致生长性能和日采食量在前期、后期出现差异。


1602381015126806.jpg 



发酵菌糠做饲料实战操作技术

发酵剂的选择与使用

以 99 多功能饲料发酵剂为例,其主要组成菌种包括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乳酸片球菌等辅料,适用于畜禽、水产动物。该发酵剂具有二十余年酶菌结合发酵经验积累,是以高浓度乳酸菌为主的酶菌结合生物饲料发酵剂,在 2022 年 8 月再次升级添加了增香增甜菌种,功能更强效果更好,且运用成本更低。


根据不同物料,1 包 500g 的发酵剂可以发酵 1吨饲料。如果是第一次制作发酵饲料、需要发酵的原料霉变或变质较重、发酵环境温度较低(低于 15°C)、粗纤维较高、需要加快发酵速度或者需要制作出更加香醇高品质的生物发酵饲料等情况,可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量增加 2-3 倍的使用量。

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高浓度乳酸菌为主的固态饲料发酵剂,更轻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饲料发酵剂,简单好用的中草药发酵剂

1602406594384101.jpg

具体发酵操作步骤

以发酵菌糠为例,每 2 吨菌糠添加 99 多功能饲料发酵剂 500-1000 克、玉米粉 400 公斤,将各物料均匀搅拌在一起,将含水量调节至 60% 左右,然后将搅拌均匀的物料放至密封的容器中压实密封发酵 3-5 天,当发酵料有甜酒香味时即可使用。

配料说明和注意事项

  1. 在发酵菌糠时,一定要将物料压实密封。在密封好不开封的情况下,发酵料可以保存半年以上不变质。若密封效果不好,会导致发酵料表面霉变,饲喂时要铲除表面霉变的发酵料。

  2. 如果发酵料酸度过大,导致动物适口性差,可以在发酵后添加 1-2% 小苏打中和发酵料的酸度,以改善动物适口性。

  3. 发酵料开封进行饲喂后,建议 7 天内使用完,每次取料后要注意继续进行密封保存。

  4. 由于发酵料营养比较单一,建议在饲喂前添加适当的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预混料来调节营养配比,使动物达到更佳的饲喂效果和生长速度。

  5. 动物第一次饲喂发酵料时,必须遵循先少量饲喂然后逐步加量的原则。一般来说,小动物最大添加量为 10%-20%,中等动物为 20%-30%,大动物为 30%-40%,在实际饲养中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6. 第一次使用发酵饲料时,动物可能会出现零星或者短时间的腹泻,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减少发酵料的饲喂量和添加药物进行调整。连续使用发酵料一周后,会发现动物的消化率大大提高,粪便变松软且量变少,栏舍的氨臭味也会大大减低。

  7. 饲喂发酵饲料不影响正常的动物免疫,当动物发生疾病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药物时,继续使用发酵饲料无副作用。

  8. 对于一些发酵原料有一定霉变、杂菌多、发酵缓慢、环境温度低、需要发酵的饲料更快更香醇质量更高等情况,只需将发酵剂提高 2-4 倍的使用量即可。

总结与展望

当前,畜牧业面临着饲料资源短缺、对玉米 - 豆粕型饲料高依赖以及全面禁抗等问题与变革,加快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传统型饲料向发酵饲料的转变势在必行。众多试验已经证明,菌糠可以替代部分玉米、麸皮等能量型饲料,因此菌糠发酵饲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菌糠也存在易发霉变质、粗纤维含量高、可利用代谢能偏低等不足,而生物发酵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这些作为家禽饲料的限制,微生物技术可以充分发掘菌糠饲料的潜在价值。目前,菌糠开发作家禽饲料的主要限制在于地源性菌糠原料差异较大,难以建立系统的微生物发酵系统,并且由于菌糠中多为木质纤维素,单一菌种很难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因此,多菌混菌和菌酶协同发酵菌糠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相信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菌糠发酵饲料将在畜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链接: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高浓度乳酸菌为主的固态饲料发酵剂,更轻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饲料发酵剂,简单好用的中草药发酵剂

【视频】部分发酵饲料养猪鸡鸭带给你无臭味健康无抗养殖效果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专业知识微生物试验报告与运用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